无端海色更天容,都在先生一顾中。
泉涧尚流前夜雨,芙蓉如诉五更风。
送鸿目断秋空外,采菊人过篱落东。
总为延缘归未得,黄云山月上高松。

【注释】

圭峰: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为钱塘八景之一。留题:即留下题诗的字迹。

无端:无故。天容:指天空。先生:这里指诗人自比。

泉涧:指泉水和山涧。芙蓉:即莲花。如诉:好像在诉说。五更:五更时,即半夜。目断:眼望。秋空外:指秋天的夜空中。采菊:摘菊花。篱落东:篱边的花篱东面。延缘:延伸着。归未得:回家还没有回来。黄云:黄色的云彩。

【赏析】

此诗是写重阳节登高游赏的感兴之作。

首联“九日登高有怀”,点明重九(九月初九)时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诗人因重九佳节,遂登高远眺,凭吊古迹,抒写怀抱。

颔联写景,“泉涧尚流前夜雨”写山间溪流仍从昨夜的雨中流出。“芙蓉如诉五更风”写荷叶上露珠晶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昨夜的风凉。

颈联用典,“送鸿目断秋空外”是说自己望着天空,目送着大雁飞向远方;“采菊人过篱落东”,则写自己正摘菊花,而采菊的人已过去了。

尾联写景,“总为延缘归未得”是说一直盼望着回家,但回家的希望尚未实现;而“黄云山月上高松”则是写自己虽身居山巅的高松之下,却只能远远地望着山前的黄云和明月,无法与之相会。

全诗以“游圭峰”为题,写的是重阳节登山观瀑、赏菊饮酒等事。首联写登高所见,颔联写登高之景,颈联写登山之人和事,尾联写诗人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的意境更加生动优美。同时,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也融入了一些哲理思考,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