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时远
【注释】 四景:即“春景”、“夏景”、“秋景”、“冬景”,是诗人在杭州时所咏的四种自然景色。孙佥判颖叔,即孙应时,字颖叔,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公元1087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他与苏轼为同年,并交游甚笃。公元1092年,任浙西提举,后因事被贬谪到郴州安置。这首诗就是作者于宋神宗元丰二年作于杭州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前两句写长河两岸的景色
【注释】 午天:中午的天气,阳光明媚。 云淡日迟:云层稀薄,阳光温和而缓慢移动。 水面长条、带影垂:指荷叶上的露水。长条,指荷叶。 不是纤腰浑不定:柳枝随风摇曳,但并非因风动而摇摆不定。 自缘无力受风吹:柳枝无力,不能承受风吹,所以摇摆。 【赏析】 《荻塘柳影》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四景”来写荷花。“荷”,在古代诗词中多指荷花。“荷”字,在这里特指荷花。“荷”字用得十分恰当,因为荷花与荷叶
莺脰湖 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宫占断水云乡。 四围烟树浪涛阔,六月桥亭风露凉。 远近征帆归别浦,高低渔网挂斜阳。 翠微深处一声笛,惊起眠沙鸥鹭行。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莺去湖存:形容春天时鸟儿飞去,而留下的湖水依然平静如故。 - 事渺茫:事情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梵宫:指古寺或寺庙建筑,常用来象征宗教或文化氛围。 - 水云乡:形容宁静而美丽的水面和天空交融的景象。
【注释】 四景诗:唐代诗人钱起的五言律诗,共四首。此即其一。孙佥判:指唐朝诗人孙鲂,字颖叔。 荻塘柳影:指荻塘上的柳树在日光下的影子。“荻塘”指长有芦荻的池塘。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沼泽地带,可食或制纸。唐时池沼多用苇、荻、桑等编织成篱笆,称荻篱。“柳影”,指柳条在日光照映下的倒影。 敛尽:收尽,收起,消失的意思。同云:指乌云。 放日晖:太阳光普照大地。 寒光凛凛透重衣
荷风细细晚生凉,暑气絪缊入座香。 饮尽碧筒人笑语,花边惊起睡鸳鸯。 注释:荷风轻轻吹来,带来一丝清凉,暑气在空气中弥漫,让人感到舒适。我举杯畅饮,周围的人都笑了,花边突然有两只鸳鸯醒来,相互追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宁静场景。诗人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里,感受到了凉爽的秋风和舒适的氛围。他享受着美酒,与周围的人们愉快地交谈。突然,一只鸳鸯被惊醒,从花边飞起,打破了这份宁静
午天云淡日迟迟,水面长条带影垂。 不是纤腰浑不定,自缘无力受风吹。
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宫占断水云乡。 四围烟树浪涛阔,六月桥亭风露凉。 远近征帆归别浦,高低渔网挂斜阳。 翠微深处一声笛,惊起眠沙鸥鹭行
赵时远,宋朝的诗人和画家,字无近,号渐磐野老,是吴江(今属江苏)人。他生活在宋代,是宗室,其诗作《松陵诗徵》中收录了他的作品,显示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赵时远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科举考试。嘉定十三年(1220年),赵时远通过庚辰科进士考试,跻身仕途。这一成就不仅代表了他对文学与艺术的才华的认可,也预示了他未来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与贡献。 赵时远不仅是诗人,他还善画工诗
赵时远,宋朝的诗人和画家,字无近,号渐磐野老,是吴江(今属江苏)人。他生活在宋代,是宗室,其诗作《松陵诗徵》中收录了他的作品,显示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赵时远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科举考试。嘉定十三年(1220年),赵时远通过庚辰科进士考试,跻身仕途。这一成就不仅代表了他对文学与艺术的才华的认可,也预示了他未来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与贡献。 赵时远不仅是诗人,他还善画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