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初
榆晚高堂续构成,独桥双涧步秋清。 榆树在黄昏时显得格外高大,高堂之上续写了诗作;独自漫步于独桥之上与双涧之间,感受到秋天的清凉。 牵篱野蔓残花影,绕户林塘过雨声。 牵拉着篱笆上爬满野蔓的植物,残留在花影中的是落花的余辉;穿过林塘时听着雨声,如同细语般轻柔。 种术圃通黄叶路,采芝人老白云扃。 在种植药材的小圃中铺着通往黄色落叶之路,采摘灵芝的老者年老且步履蹒跚;他行走在被云雾缭绕的山岗之中。
【注释】 晚兴:傍晚时的兴致。 山色翠芙蓉:青山如碧绿的荷花。 树带溪声:树枝掩映着溪水潺潺的声音。水接空:“水”字作动词,“接”通“泻”,形容溪水倾泻而下。 自是:自然。 江南:指南宋时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一带地区,多雨。 柳阴啼鸟:指柳树下有鸟儿在啼叫。楝花风:即楝花雨。楝,木名,落叶乔木。楝花,春末夏初开放,呈淡紫色,香气浓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注释: 越上曾游地:越,地名;上,代指钱塘江;游,游览;地,地方。钱塘江上有一处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年深感寂寥:年深,岁月长久;感寂寥,感到寂寞冷清。 山光随浦尽:山光,指钱塘江边的山脉;浦,水边;尽,消失。山光随着江水流逝而消失。 海色共天遥:海色,指钱塘江的海水颜色;共,一起;遥,遥远。海水的颜色与天空一样遥不可及。 古刹藏秋树:古刹,古老的寺庙;秋树,秋天的树木;藏,隐藏
闻霜钟 霜满琼林度晓钟,月华流韵彻晴空。 投簪几忆鸿鸣露,欹枕犹惊鹤唳风。 银叶香消深馆里,梅花调远古城东。 十年感慨成无寐,应律音长岂世同。 【注释】 闻:听见 霜满琼林:霜覆盖了树林 琼林:美玉 投簪几忆鸿鸣露:把头插在帽子上(簪)想起当年鸿雁在露水中鸣叫的景象 几:几乎 投簪:《汉书·王章传》载“章病免归,居家……乃叹曰:‘我即死,而令后世复生不得见先帝,如以肉喂得饿鹰,犹有味也
秋夜 暮秋风露菊初黄,夜冷侵帏解薄裳。 雨气著帘林暝早,树声接市濑喧长。 囊书随分穷糟粕,尘事关心付秕糠。 安得委身蝉蜕等,白云黄鹄与翱翔。 注释: - 暮秋风露菊花初黄:暮秋的风和露水滋润了菊花,使其颜色变得鲜黄。 - 夜冷侵帏解薄裳:夜晚的寒冷侵袭到了帐篷里,解开薄薄的睡袍。 - 雨气著帘林暝早:雨水的气息透过窗帘,使得树林在早晨显得更加昏暗。 - 树声接市濑喧长
月下夜行 官舸宵征上,丹衷切帝畿。 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 微火村墟僻,残烟网罟稀。 山林衰倦久,鸥鹭惬忘机。 注释: - 官舸宵征上:官船连夜出发前往帝都。官舸,是指官员乘坐的船只。宵征,指夜晚出发。上,指的是前往。 - 丹衷切帝畿:忠诚之心切于朝廷。丹衷,即赤诚之心。帝畿,指的是朝廷所在地。 - 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水面寒冷,霜花逼人,月光洒在身上,感觉冷清。 - 微火村墟僻
【注释】 1. 春暮自遣:春天快要结束了,我只好自己打发时间。 2. 林居休暇日:在林中的小屋里休息,闲暇的日子。 3. 夕阳坡:夕阳映照的山坡。 4. 山近青岚少:远处的青山被云雾遮住了,显得稀少。 5. 池平绿草多:池塘上的水很平,绿色的草很茂盛。 6. 暄风巢燕定:暖和的风吹来鸟儿筑巢的地方已经安定了。 7. 残雨晓莺和:残存的雨水和清晨的黄莺相互呼应。 8. 薄世情缘淡
春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候特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寒冷天气的无奈。首句“好遁宁高尚”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而第二句“栖迟若去官”则暗示了春天的寒冷天气与官场上的清冷氛围之间的相似性。第三四句通过描写扫云、卧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寒冷天气的无奈。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好遁宁高尚,栖迟若去官。 清扫云朵等待晚晴,卧病床榻爱惜春寒。
野眺 山谷寒应早,幽怀绝垢氛。 白波双涧雨,红树半坳云。 啼鸟欺新冷,潜鱼傍夕曛。 寂寥何所慰,先哲有遗文。 注释: 野眺:在野外远望。 山谷寒应早,幽怀绝垢氛。 白波双涧雨,红树半坳云。 啼鸟欺新冷,潜鱼傍夕曛。 寂寥何所慰,先哲有遗文。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山、水、树、鸟、鱼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谷寒应早”
桐江即事 每爱桐江秀,尘衿洗黛螺。 水流浑不尽,山静看偏多。 秋树连云住,渔篷载雨过。 何当无一系,钓濑老烟波。 注释:每(měi)爱(ài):常常喜爱。每:每次。秀:秀丽。衿(jīn):衣领,这里指衣服。黛螺:女子的额发。 浑(hún)不尽:形容水流清澈。 山静:山静谧无声。看:欣赏。 秋树:秋天的树木。 渔篷(péng):渔船上的帆布篷。载:装载。雨过:雨后。 系:系马。濑(lài):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