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初
【注释】晚行:晚上出行。苦疾嗟长道,舟涂总未安——长途旅行,疾病折磨,船在泥泞的河路上行走,始终不能安定。晚程逢雁少,秋梦到乡难——傍晚的行程中遇到了迁徙的大雁,秋天的梦境中难以回到家乡。鱼贱知河落,鸥轻信水宽——鱼因价格低廉知道河水将要干涸,鸥鸟因为羽毛轻柔而相信水面将会变宽。篙师时冻语,不敢怪风湍——船夫有时被冰冻的河面所困,不敢责怪天气的变化。
辉山登舟 经行山径熟,霜叶满归舟。 野渚横疏树,重滩引细流。 残霞惊水鸟,寒月白芦洲。 乡邑欣逢旧,从耽水木幽。 注释: ①辉山:即辉山,位于今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是一处以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著称的风景区。 ②经行:指经过。山径:山间的小路。熟:熟悉,指对山路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③霜叶:秋天的叶子因霜打过而变红或变黄,常用于形容秋季景色。满:充满或填满。归舟:回家的小船。 ④野渚
腊月望夜 腊半宜阴冻,青阳转小和。 江梅春暖动,霜月夜寒过。 霁雪随鸥尽,朝云逐雁多。 衰迟惟涧壑,宁意紫芝歌。 注释: 1. 腊半宜阴冻,青阳转小和:腊月半的时候,天气应该阴沉冷,但到了夜晚,阳光逐渐变得温暖了。 2. 江梅春暖动,霜月夜寒过:春天的江边的梅花在温暖的春光中摇曳生姿,而到了夜晚,寒冷的月光也似乎变得柔和了一些。 3. 霁雪随鸥尽,朝云逐雁多:雨后的雪已经融化,随着鸥鸟飞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喜晴》。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立夏天方霁" —— 立夏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这里的“霁”意味着天晴了。 2. "闲情喜暂舒" —— 这里描述了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3. "树深添雨润" —— 树木由于雨水而显得更加茂盛。 4. "溪落见人疏" —— 河流因为下雨而变清(可能指水位降低),可以看到水中的物体。 5.
【注释】 吴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熟:熟悉。 溪平驿路分:溪水平静,驿路上的岔口分明。 夕阳回浦树:夕阳倒映在回浦的树上。 曲溆船孤棹:弯曲的水道中,只有一只小船在划桨(棹)。 凄风雁独闻:凄凉的秋风里,只有一群大雁在鸣叫(闻)。 浣花:在成都西郊。 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杭州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写“熟”,是说对吴山非常熟悉。“溪平”是说溪水平静
山居晓起 晓雾成秋冷,山居竟阒然。 宿云黄叶路,残雨白榆天。 涧落鱼丝静,苔荒屐齿连。 无由谢尘垢,高枕并书眠。 注释与赏析: 山居晓起 - 晓雾成秋冷: 清晨的薄雾似乎给秋天带来了一丝寒冷,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稍带凉意的感觉。 - 山居竟阒然: 山中的住所竟然如此安静,没有一点声响。 - 宿云黄叶路: 道路上覆盖着黄色的落叶,仿佛是晚秋时节的景致。 - 残雨白榆天: 天空中还挂着未干的雨滴
【注释】 倦行:形容旅途劳顿。偏旅:旅途中的辛苦。蔬味喜初闻:指旅途中,新鲜的蔬菜令人喜欢。 野道:野外小路。堆:堆积。黄叶:黄色的树叶。人家:人家居住的房子。白云:白色的云朵。 鸟啼斜照薄:鸟儿在斜射的阳光下啼叫。风急:风势很大。暮帆:傍晚的船帆。分:分散。 归策犹暄暖:回家的计划还温暖。归策:回家的计划。 徒知厌世氛:只是知道厌倦世俗的污浊氛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劳顿和对世俗厌烦的诗
卧疾 养疾逢春尽,庭除半草莱。 乱云添夜雨,惊鸟落残梅。 浊俗增膏火,闲心久木灰。 白头非所待,林卧绝尘埃。 译文: 我因病卧床已到了春天尾声,庭院中只剩下一半的草木杂生。 混乱的乌云带来了夜晚的暴雨,惊起的鸟儿落在了残败的梅花上。 浑浊的世俗生活增加了我的忧虑和烦恼,我长久地沉浸在木头燃烧后的灰烬之中。 白发并非我所期待的,我宁愿在森林中静卧,远离尘世的喧嚣。 注释: 1. 养疾:生病休养
注释:傍晚经过新兴寺,手扶藜杖在田野上悠闲地散步。春雨刚刚停歇,鸟儿欢快的啼叫声此起彼伏;花谢了,一阵午风吹来,晴空万里。僧人们住在连云的寺庙里,山边的云雾缭绕着他们行走。武陵的小路就在眼前,我已听见涧边松树传来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以“晚过新兴寺”一句开篇,点明时令为春天傍晚,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情。首句中“晚过”,表明是在日暮时分,作者已游历了相当长的路途
《野舟行》 翩翩一叶舟,荡荡广漠野。大幻视八纮,烟波为六马。 始从振翮沅湘间,荆门声动争挥诧。试业黉宫未有年,曳裾每重王公前。 岷峨揽辔入巴蜀,剑阁崔嵬高插天。一朝令誉达明主,美政推贤著天府。 精忠浩荡三峡源,俊德辉光百川武。钱塘潮落海门秋,豸冠骢马来南陬。 浇风鄙俗顿除涤,湖光万顷烟氛收。自谓天心眷吴越,调官复补洪都缺。 花覆乌台剑气寒,冰凝铁柱凌高节。昨过琼林风雪隈,和风暖日姿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