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
【注释】 华顶峰:指华山。 连天含积翠,石路接危藤:华山的山顶上,层层叠叠的山峦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石头铺成的小路一直延伸到了危险的藤蔓上。 日近栖雕树,云迎望海僧: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群雕鸟聚集在高高的树枝上休息,远处云雾缭绕,一位僧人正在迎接着即将到来的大海。 狖传幽谷响,泉落断崖冰:猿猴在深山中发出的声音,穿过山谷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山涧中的泉水从断崖上落下,落入冰封的河床中。
【注释】 1、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北。 2、名香:指香烟。 3、吴分月:指月亮从吴地(今苏州)升起。 4、楚天云:指天空中的云彩,多指楚地的天空云彩。 5、晚磬:晚上敲的磬。 6、贝多偈:梵语“Beda-pa”,意为“大乘经典”。 【赏析】 此诗描写金山寺的景色和活动,以写景为主,夹杂一些人物的活动,表现了寺院的清幽和僧人的生活情趣。首联写山寺环境,颔联写月夜景象,颈联写雨后晚钟
九日松林寺登高 九月的松林寺,登山越过石桥。 野僧怜我未醉意,山菊笑我无忧愁。 屐齿踏着泉水洗,云衣轻飘树梢头。 自知心中清静意,应免去俗人纠缠招。 译文: 在九月的松林寺登高远眺,走过古老的石桥,感受着岁月的痕迹。 野寺的僧人对我表示同情,他们看到我还未醉酒,便心生怜悯。而山上的菊花则似乎在微笑,它们似乎没有烦恼。 我在松林寺的古道上行走,用木屐的齿印沾着泉水洗涤,让心情更加清新。
何年凿藓纹,寒气触僧魂。 穴在青松底,泉通白石根。 汲因尝茗客,窥有断肠猿。 偶向秋来照,吟髭雪露痕。 注释: - 何年凿藓纹:何年,什么时候?凿藓纹,指的是石桥寺的石桥上雕刻有苔藓纹理。 - 寒气触僧魂:寒气,寒冷的气息;僧人,指石桥上的僧人。这句话表达的是石桥上的僧人在寒冷的气息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 - 穴在青松底:穴,指山洞或洞穴;青松,指的是周围的松树
诗句解析及翻译: 第一句:“黄金类羽翰,飞出雪晴山。” - 黄金:这里形容黄莺的羽毛色泽金黄。 - 类羽翰:比喻黄莺的羽毛如同翰墨书写一般。 - 飞出:描绘了黄莺展翅高飞的场景。 - 雪晴山: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白雪消融,阳光明媚的山脉。 第二句:“语晓他禽默,啼花别树闲。” - 语晓:形容黄莺鸣声清脆悦耳。 - 他禽:指其他的禽鸟。 - 默
兰江仁智亭 兰江江上亭,仁智称为名。 山色晓争出,水光秋更清。 微风飘复断,好鸟过还鸣。 曾伴陶公醉,叠闻渔唱声。 注释: - 兰江:指浙江兰江,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南,流经金华、衢州等地。 - 亭:古代建在水边供行人休息或观赏风景的建筑。 - 仁智:指品德高尚、智慧出众的人。 - 山色晓争出:形容早晨的山色与阳光争辉,显得格外清新明亮。 - 水光秋更清:形容秋天的水光更加清澈透明
登程主簿南亭 南溪亭遮蔽月色,主簿欣赏云雾。 闲暇之时曾移栽树木,炎热的风吹走薰风。 四窗山曲入眼帘,一径草微分路。 买些石子清流底,名贤等待赠君。 注释: 1. 登程:指前往某个地方。 2. 主簿:官职名,负责管理文书、账目等。 3. 南亭:地名,位于某地的一个亭子。 4. 南溪亭蔽月:南溪亭被月光遮蔽。 5. 主簿好看云:主簿欣赏云雾。 6. 暇日:闲暇的时候。 7. 炎风尽带薰
天远草离离,秋霖寄信迟。 相思逢叶尽,独坐听蝉悲。 岳色寒前见,松心雪后知。 频招犹未至,时复检清辞。
落日照行衣,乡程隔翠微。 听蝉临水别,闻雨抱琴归。 鬓发各疑短,天涯相见稀。 离歌一声断,江上有鸿飞。
未第逢花尽,残阳照渡头。 入关频值雨,归棹独随鸥。 树暗藏鸣鸟,山空接漫流。 琴书不同去,犹在酒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