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注释】南阳庐:作者所居,在南阳。沧浪水:指汉末刘伶的“酒德”,即饮酒不拘礼法。 【赏析】《四部丛刊》本《文集》卷六十六有《题南阳庐舍》一首,诗云:“南阳虽云陋,能赋亦何殊。自怜无产业,空与世情疏。南窗聊拂榻,北户时支炉。清风吹弊絮,谈笑过流年。”此为作者隐居南阳时所作。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南阳时的第四首咏叹之作,前三首分别写了自己筑屋、种花、读书的情景。这四首诗都写于作者隐居南阳之后
【注释】羯鼓:胡乐,即今之羯鼓。羯鼓,是西域羯族的乐器。家食:指在家吃饭。羯鼓闹春盘:春盘中有羯鼓声。一自不家食,春盘岁岁闲:自从离家在外,每年回家吃春盘时都很悠闲。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少年时期爱春日、喜爱春天的景象,以及如今离家在外,每年回家时都感到很悠闲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
《过韶州·其二》是明代诗人林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蛮溪枫叶下,蛮女答歌还。 - 译文:在蛮溪边枫叶飘落的秋天,蛮女唱歌回荡在山谷间。 - 注释: - 蛮溪:地名,位于今广西桂林一带。 - 枫叶下: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枫叶随风飘落。 - 蛮女:指居住在蛮地的女子。 - 答歌还:唱歌回应。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蛮女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注释: 白日之下,广川之上,烟雾弥漫,水波浩渺,渔者驾舟离去,不知归向。 平生钓鱼,意趣悠然,但一旦握竿入水,便不再追求鱼筌,而是随遇而安。 译文: 白日之下,广川之上,烟涛浩荡,水雾迷蒙,渔者驾舟离去,不知去向何方。 平生钓鱼,意趣悠然,但一旦握竿入水,便不再追求鱼筌,而是随遇而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钓鱼画面。首句“白日下广川,烟涛去不还”
【注释】: 悄悄:悄无声息。 风色寒:风中夹带着寒意。 白地:原野。 不敢:无法承受。 天尾:天之边际。 故国:故乡。 天头:天空之上。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悄悄地风色寒”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二句“白地不敢看”,写出了诗人在故乡土地上的无奈和伤感;三、四句“天尾是故国,天头是长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
注释 谁家玉面女:是谁家的美女? 素足立水傍:白皙的脚站在水的旁边。 眷言新岁近,作意浣衣裳:眷念新年的到来,准备洗衣换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新年之际,准备洗衣服的场景。她穿着朴素的衣服,白色的脚丫站在水的旁边,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她对新年的到来充满期待和眷恋,因此决定开始洗涤衣裳,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诗中的“素”字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纯洁与高雅
《画六绝·其一》之赏析 郑善夫的《画六绝·其一》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景致。诗中,“皎皎水上仙”,形象地将一位仙风道骨的人物比喻为水面上的明月,既明亮又清冷。这不仅仅是对人物外表的描写,更透露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仿佛那水月镜花般不可触及却又无处不在。 紧接着,“风吹入我怀”,诗人巧妙地将自己比作是那个被风吹拂的对象,使得读者不禁想要伸手去拥抱那份清新与凉爽。这种自我形象的构建
绝句四首其三,作者郑善夫,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古诗。下面将详细展开这首诗的内容: - 诗句解读: 1. 读易苦解事,阅世涕横臆: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周易》时,深感世事的艰难,而泪水不禁横溢于胸中。 2. 如何中天日,未见群阴息:表达了作者对于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黑暗势力的存在,令人忧虑。 - 译文欣赏: 1. 读《易经》,我苦苦理解其中的深意,历经世间的风雨
《画六绝 其四》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鸲鹆乘天巧,幽篁学语繁。 江南气候正,莫过鲁东门。 2. 诗句释义: - “鸲鹆乘天巧”:形容鸟儿聪明且技艺高超,能够利用自然的智慧和技巧。 - “幽篁学语繁”:描绘了竹林中鸟语喧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与生机勃勃的赞美。 - “江南气候正”:江南地区气候宜人,适宜各种作物的生长
【注释】 虹桥:神话传说中的彩虹。东断蓬山阳:蓬莱山的东端被虹桥隔断。 只有宾云曲:只有那些飘浮在高空中的白云才能经过虹桥。流音下大荒:流水般美妙的声音从天上来,流向遥远的大地。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留恋之情。首句“虹桥不可渡”,说神仙们不能通过一座虹桥。这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说实是指,因为现实中没有虹桥;说虚是指,则是指仙人所居住的蓬莱仙山与人间隔绝,不能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