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与思
【注释】 □:指弹琴。 泠泠:清凉的声音。 大年:佛教语,指“劫”。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送行时,感慨自己与对方已不是原来的我了,因此感叹世事的沧桑变化,而弦上的琴声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我已非真我”,是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容颜、心境都会发生改变,已经不能像年轻时那样保持原有的面目和心境了。“弦何是有□”,是指琴弦上没有了昔日的张力。 “看波仍灭水,把月自还天”
【注释】 黄叔化:诗人的朋友。 分飞:离别。 欲招:想邀请。 翻觉:反而觉得,反而感到。 中流:江流中央处。 【赏析】 《别黄叔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伤感情绪。首二句写两人都是南游者,又同在一州为官,本应欢聚,却又要分离,因此倍觉伤悲;三四句写想要邀春作伴,但酒已使人增愁;五六句写归路和归舟。末两句写明朝怀念携手之情,寒气浸染中流,更加凄冷。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注释】: - 宿西湖巾子山刘氏别业 湖岸朱栏迥(jùn),春宵亦借眠。 烟林自渺渺,水月故娟娟。 梦引此村鹤,磬生何处禅。 微宫何足恋,顿欲寐尘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宿于西湖巾子山刘氏的别业时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第一句“湖岸朱栏迥”描绘出一幅湖边的美景,朱栏远望,引人遐想
【注释】 1. 荒村:荒凉的村庄。泊(pō):船只靠岸停泊。暝(míng)烟:傍晚时分烟雾迷漫的景象。 2. 泉:指泉水。绵绵: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急:水流急速。新萤:指初夏时节飞出来的萤火虫。 3. 愁堪看:愁苦得让人难以忍受。短剑:比喻剑柄很短的剑,这里用来象征短命、易逝的事物。 4. 寒自理初衣:“自”,自己。寒意袭人,只好自己裹上初衣以御冷。理:整理,穿好。初衣:初春的衣服。 5. 何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 诗句: 径转危亭夕,萝深振屧稀。 流云万树滴,乱鸟半岩飞。 石拂蟾蜍冷,台邀星斗微。 回车又尘俗,何处扣禅扉。 译文: 山径曲折转过一座危险的亭子,傍晚时分,在藤蔓缠绕的深处,脚步声稀少。 流云仿佛是万棵树上滴落的水珠,乱鸟仿佛是半山崖上的飞虫。 石头被月光映照得冰凉,亭台上有一颗蟾蜍,星星和月亮都藏在其中。 回望车辕时,已经回到了尘世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概括。 “篱落千竿玉,潇湘五月秋”意思是:篱笆下竹子千竿,潇湘五月正深秋。这句诗写出了景色的清丽,同时点明了季节是深秋,为下文写景作铺垫。 “不堪兼鹤驭,只合过羊裘”意思是:不能驾鹤而去,只有穿着羊皮袍子离去,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不愿离去的心情。 “袂拂霜花净,杯承水荇浮”意思是:袖子拂动
【注释】 初至都门:初次到达京城。陈生:诗人的友人。燕:指京城,即北京。越:古地名,今浙江绍兴。百队:形容风沙极多。飞腾:比喻仕途得意。刷羽:比喻高升。岐路:歧路分岔处,这里指分别的地方。虚斋梦:梦见自己正在读书。清蛩(qióng):蟋蟀,一种昆虫。吟: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与朋友离别时依恋不舍,又盼望早日重逢之情;颔联描写旅途中风沙之苦、三年别离之深;颈联抒发了功成身退的愿望
诗句释义 1. 岁晚嵩台色,偏宜烂醉眠。 “嵩台”指代嵩山,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他曾经游览的地方。"岁晚"暗示了时间是寒冷的冬天,“烂醉眠”则描绘了在寒冷中醉酒入睡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孤寂之感。 2. 人烟层嶂隔,风雨暗潮连。 “层嶂”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人烟”则表明了山间的寂静和人迹罕至,“风雨暗潮连”则描绘了山间风雨交加的景象
西山望诸陵 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 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 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 注释: - 西山望诸陵:西山上的诸陵,指皇帝的陵墓。 - 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太阳落山时,诸陵上显得阴暗而宁静。 -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人间富贵如金册般珍贵,但人死后,连灵魂都埋藏在深深的地下。 - 霜露君王感:霜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君王对此感到感慨。 - 松楸客子吟
诗句原文: 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