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重溟天气煖如春,霜后繁花作意新。 桃李园中相映发,却将秾艳趁芳尘。 注释: - 重溟天气:指浩瀚的天地间,象征着广阔的天空和大地。 - 煖如春:意味着春天的气候温暖宜人。 - 霜后:说明菊花是在秋末冬初开放,经过霜降后依然绽放。 - 作意新:表明菊花在经历了严寒之后仍然努力绽放,展现出新的生机。 - 桃李园中:比喻菊花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相映发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诗句: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石室龙床 - 注释:这是诗人为王君宗鲁的《七星岩二十景》诗所作的和诗。 2. 译文:端州太守王君宗鲁的《七星岩二十景》描绘了石室龙床的美景,我在此用“星”字代替。 3. 赏析:王君宗鲁的《七星岩二十景》描绘了石室龙床的美景,这首诗则通过“星”字巧妙地与王诗相呼应。首句“石室龙床”四字,既点明题旨
【注释】 端州:今广东肇庆市。 君宗鲁:即王君宗鲁,字子明,号石林,广东端州人,官至端州太守。石室:指星岩中岩石上洞穴中的小洞室。 龙床:指龙床洞。 西方:星岩在广东省西部,属南岳衡山支脉。初月吐婵娟:初月刚从东方露出。 轻风:微风。 遥想水晶宫殿里:想象星岩内景色如仙境般美丽。 莲花灯下:星岩内有一池名"莲花池",池上有一座桥名"莲花桥"。 一僧禅:指和尚们坐禅打坐。 【赏析】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石室龙床 幽人伏枕兴无聊,何处翻江作怒潮。 夜半天鸡惊梦醒,万川明月照空寥。 注释:幽居之人伏案而睡,心中无聊,不知该往何处去消磨时间?忽然间,江面掀起巨浪,如同愤怒的蛟龙一般翻滚。夜晚,天空中传来雄鸡的啼鸣声,惊醒了梦中人的酣睡。月光如水,洒遍万川,照亮了空旷的天空。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为纪念其好友王宗鲁在七星岩的游览所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把握基本内容,并结合诗句加以理解。此诗是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的《七星岩二十景》中的《石室龙床》。首联写山中景色,颔联写水色倒影,颈联写空阔的蓝天涵着如镜的水波,尾联用“菱歌原未有人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及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 赤栏曲曲绕层台,风荡岚光水倒回。 一片青天涵石镜,菱歌原未有人来。 注释:
【注释】石室:指星岩中石室山。龙床:指星岩中龙床峰。 蓬壶: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星岩。白玉楼台:指星岩中的白石楼。仙都:指星岩中的仙城峰。 赏析:这首诗是和七星岩诗的一首,写星岩中的“七星岩”景致之美。首句写景,描绘出星岩中的景色随波上下,好像飘浮在水面上的蓬莱仙境。颔联进一步写景,指出星岩中的白石楼天下无双,只有星岩中的仙人才能看见它,听到它的歌声。颈联又写景,指出星岩中的仙城峰高耸入云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答》赏析 “燕台几见此花开,急管繁弦处处催。” 这句诗描绘了在燕台(即北京)多次见到这菊花盛开的景象。菊花在秋季开放,象征着坚韧不屈和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描述菊花的开放,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赞美。而“急管繁弦处处催”则暗示着节日或庆典的氛围,菊花的盛开被比作音乐中的高潮部分,突显出其独特魅力。 “篱下白衣虽寂寞,尽教明月照深杯。” 这里,诗人用“白衣”指代菊花
重溟天气煖如春,霜后繁花作意新。 桃李园中相映发,却将秾艳趁芳尘。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两句“重溟天气煖如春,霜后繁花作意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重溟天气暖和如春,霜后的花朵显得格外有生机。第三句“桃李园中相映发”通过桃花、李花与菊花相互映衬,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第四句“却将秾艳趁芳尘”则写出了菊花的艳丽,以及其随风飘散的芬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注释】 石室龙床:指王君宗鲁的居所。石室,石屋;龙床,指龙床榻。 欸乃(ái nǎi):古代一种渔歌。 青油晴卷沥湖云:雨后天晴时,湖面上飘动着薄薄的水汽,像青色的油彩。晴,晴朗;卷,飘动;沥,水滴;云,雾气。 莲舟:小舟。 笼烛:用笼装蜡烛。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和《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王君宗鲁住宅周围的山水风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此题中,注意“翠”“黄”两词的含义和作用。 “翠釜”“黄封”:指皇帝的御膳。翠釜,用翡翠装饰的炊具;黄封,用黄色丝织品包裹的祭器。劳外臣:慰勉外臣。“关”指边塞,“传”指传递消息的人。“使”,使者。“河东”,即山西永济县,是古河东郡治所在,这里借代张光禄。展省,视察地方。“燕支拜舞君王赐,一曲琵琶绝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