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绿水初冰百子池:描述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子,池水刚刚结冰。 - 飞花正满万年枝:形容树枝上挂满了盛开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君王夜醉瑶台雪:描绘了一幅夜晚在瑶台上赏雪的情景,展现了皇帝的奢侈与放纵。 - 侍女冬歌白苧词:描述了侍女在冬天吟唱《诗经·风·邶风》中的歌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雪:指《阳春曲》、《子夜歌》。 楚客:诗人自称,意谓楚地的客人。 拟赋:拟作,即拟写的意思。燕京:这里指唐代京城长安。 子夜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一首七言诗,其辞为“玉树以连枝,珊瑚丛生时。楼台一何峻?云日正南倾。汉家箫鼓声,行人还听知。” 彩毫:笔的美称。 分气象:形容诗歌中描绘景物的气韵生动。 直惭白雪斗婵娟:直让雪花与月亮争辉。比喻自己的才华不及对方。 赏析:
【注释】 苑外:指京城郊外,也泛指皇宫禁苑。楼台:楼阁。狭邪:狭窄的街巷,指妓院。丽人:美女。对舞:男女成对地跳起舞蹈。明珠佩:用珍珠制成的佩饰。侠客:指行武之人,即侠客。争驰:争相竞走。白鼻騧:白色口吻的驴。 【赏析】 此诗为宫怨之作,以写宫苑之景和宫中人物来表现女子被弃的哀怨。首联点明地点是苑外的高楼与狭邪的妓院,写出了宫苑之外,还有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第二联写宫中女子在歌舞中争艳斗丽
春日漫兴十二首其三,二月黄鹂满树飞,歌喉宛啭世间稀。谢公虽有东山妓,不及侬家金缕衣。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之情。诗中黄鹂的歌唱、谢公的东山妓以及自己的金缕衣,都成为了春日景象中的亮点,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情感,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与情感色彩。 在欣赏这首诗时
【注释】 晓寒:清晨的寒冷。 洞门:山中洞穴的门。 风急:风吹得很急。 薜萝(pélé)斜:薜荔(一种蔓生的植物,又称木莲、木莲藤)的枝叶斜向一边生长。 桐:梧桐树。 洗露华:洗涤着晶莹的水珠。 一榻:指床。 服朝霞:穿上朝霞般的衣服。 【译文】 清晨的寒气逼人,山中洞穴的门被风刮得猛烈地摇动。满院的梧桐树沐浴着清晨的露水,晶莹透亮。我独自躺在一张床上,感到难以安稳入睡,因为清晨的寒气太厉害了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二 草芽半吐参差碧,花蕊初开浅淡红。 安得黄金高北斗,尽输青帝买东风。 注释译文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大自然的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草芽微微露出,参差不齐地铺展开来,呈现出一片碧绿色的海洋。同时,嫩绿的花蕊刚刚绽放,浅浅的红色在花瓣间若隐若现。整首诗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 诗中“安得黄金高北斗,尽输青帝买东风”
注释:秋光与我的秋兴最为相关,中夜时分,我尚未回到树林深处。似闻鸾鹤青冥外,遥见楼台桂影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中秋月色的诗。全诗以“中秋看月二首”为题,第一首已经给出,此诗是第二首。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中秋之夜看到月亮时的种种感受和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人开篇就点明了自己的心境:“秋光秋兴最相关”。这里的“秋光”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而“秋兴”则是指秋天的情感
春日漫兴十二首其四 梁间燕子甚微眇,岁岁来过旧主人。 不似翟公门下客,交情浅薄最堪嗔。 译文: 梁间的燕子多么微小啊,每年都要飞过旧的主人。 不像那些在翟公门下做客的人,他们交情浅薄是最让人生气的。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燕子每年春天都要从南方飞回北方的习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梁间燕子甚微眇”,描绘了梁间燕子的形象。燕子虽然微小
昨夜雨声喧菌阁, 今朝花影照柴扉。 正欲相邀社中客, 酒家不肯当春衣。 注释与赏析 - 昨夜雨声喧菌阁:描述的是昨夜的雨声很大,仿佛能从菌阁(可能是指一个安静的小楼)中传出来。 - 今朝花影照柴扉:形容今日阳光明媚,花儿的影子洒在柴门前的景象。 - 正欲相邀社中客:想要邀请村中的客人一起分享这份美好。 - 酒家不肯当春衣:暗示着酒家的老板不愿意为客人准备春天的衣服,因为天气还冷。
注释:中秋看月时,月亮如穆穆的金波般端正、明亮。碧落天空中,星星点点,犹如蔚蓝色的大海。松林的阴影映在石床上,使得石床更加洁净明亮。我静静地坐着,焚香沐浴,感觉自己已经化成了仙人。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中秋月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中秋月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心境变化。首句“穆穆金波端正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像金子一样洒满大地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次句“寥寥碧落蔚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