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尚鹏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雨后,回到自己的庄居,和徐相公一起欣赏田园之美时创作的。 首联“十年空宅锁朱门,今对渔樵共一村。”意思是说:经过漫长的岁月,我的家园已经荒废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面对着渔夫和樵夫,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里的“朱门”指的是古代豪门贵族的大门,象征着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而“空宅”则暗示了现在的荒凉和寂寥。 颔联“高稼平田随雨足,旧潮新潦满江浑。”意思是说:庄稼被雨水滋润,长得很高
【注释】 1.万绿阴深梅雨时:万木葱茏的大树,在梅雨季节。 译文:梅雨季节,园中郁郁葱葱的大树,万木葱茏,浓荫遮天蔽日。 2.落红飞絮满天涯:落花和飘飞的柳絮遍布天涯。 译文:落花和飞舞的柳絮遍布天际。 3.兰孙饮露抽芽早:兰花的幼苗在早晨饮用露水,抽芽生长得比别的花朵早。 译文:兰花的幼苗吸取露水,抽枝发芽,比其他花朵要早。 4.燕子窥帘学语迟:燕子偷偷地观察着窗子上的帘子,学着说话却很迟缓。
诗句原文:芳村斜抱曲江头,缥渺沧波起白鸥。 译文: 在春天的温暖中,村庄隐藏在竹林之中,仿佛被温暖的春风拥抱。远处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群白色的鸥鸟在水波中嬉戏。 注释: - 芳村:美丽的村庄。 - 斜抱:斜靠着。 - 曲江头:弯曲的江边。 - 缥渺:模糊不定的样子。 - 沧波:沧,即深蓝色;波,指波浪。 - 起:出现。 - 白鸥:白色的鸥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宁静美景
诗句释义与翻译: - 舟泛苍梧月上时:描述在中秋之夜,乘船在月光下泛行,感受到秋夜的清冷和美丽。 - 万分秋色满林霏:形容秋天的色彩浓郁,如同细雨般洒满了整个树林,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云开驿路青山好:云雾散去后,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青山,山峦叠嶂,景色宜人。 - 天远关河白雁飞:天空广阔,关河遥远,一群大雁在空中飞翔,给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 - 铜柱风烟长入望:铜柱矗立在风中,烟雾缭绕
注释: 竹梧池馆昼森森,河朔应忘酒力深。 六月炎风蒸海气,万山云树隔秋阴。日斜高鸟投林宿,天暝玄蝉向夕吟。 曾忆边关惭汗马,扁舟谁识五湖心。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首联写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心情;颔联写夏日景色;颈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往事经历;尾联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感慨之情
【解析】 此诗写秋夜之景,抒发诗人的羁旅情怀。首联“小窗轩豁最虚明,况复萧森露气清”是说:小小的窗户敞开着,轩廊宽敞明亮,何况四周一片寂静,露气清凉。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居之处,表现其开阔的心境和清幽的环境。颔联“酒罢却看江月近,风高偏觉鹿裘轻”是说:酒喝到半酣的时候,看看天边的月亮,又靠近些了。风刮起来,觉得身上的皮袍子有些飘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饮酒赏月、微风拂衣的情景
【注释】 三公:指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曹参。此指作者自喻。小楼深酌晚风时,西望层峦入梦思。藉草久拚千日醉,看云犹负十年期。山中宰相今谁在,壶里乾坤只自知。隔断红尘天上路,濯缨还向九龙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前四句描写自己闲居的清幽之致和对往昔的怀念之情。“小楼深酌”,写自己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西望层峦入梦思”,以景寓情,写自己思念故国之情。五至八句写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
早春寄陈洛南尚书 门掩蓬蒿辙迹稀,花明江岸野云飞。 风烟正忆桃源近,琴鹤新从蜀道归。 细雨名园开锦席,晚山斜日照罗衣。 东陵曾记封侯好,一笑休论往事非。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门掩蓬蒿辙迹稀:描述了门前的蓬蒿丛生,道路上的痕迹稀少。这句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又略显荒凉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寂静。 - 花明江岸野云飞:描绘了江边花开如锦,而天空中飘浮的野云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华月遥从天上来,欲招神女下阳台。 临池正待金波满,倚槛时闻玉漏催。 云尽秋光明海岳,露深花气透樽罍。 罗浮山下谁同醉,醒视参横几树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尚鹏在十四夜独自饮酒赏月时的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月色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先,“华月遥从天上来,欲招神女下阳台”开篇便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柔和、洒落的景象,仿佛能直接触及天际,邀请仙女降临人间
【注释】 秋鸿春燕去还来,壶里乾坤日月开。 一自抽簪披野服,何曾飞梦到鳞台。 常从高士甘云卧,肯信徵书出御裁。 共喜江湖怀圣主,与君长夜望三台。 【赏析】 《刘年兄闻邸报有赠次韵寄酬》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作品,作于元丰元年(1078)。此诗为和诗,即以对方的原诗为基础加以润色,并加以评论。此诗首联写诗人对燕子的思念;颔联写诗人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淡泊之心;颈联写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