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尚鹏
注释及赏析 第1句:廿载驱驰道路长,前旌今始渡衡阳。 - 廿载:二十年的光阴。 - 驱驰:奔波忙碌。 - 道路长:形容路途遥远,辛苦劳累。 - 前旌:古代指军旗,这里比喻前行的方向和目标。 - 今始:刚刚开始。 - 渡:通过。 译文:已经二十年在外地奔波(或为仕途、事业等),今天开始到达衡阳(或某地)。 第2句:江城露冕山川秀,花县褰帷草木香。 - 江城:指江边的城池
诗句原文 结庐岩曲谢招寻,几树松萝满地阴。 无路执戈排乱贼,与谁披褐卧芳林。 译文注释 庞尚鹏的《读庞德公传》是一首表达对隐士生活向往和赞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远离尘世喧嚣、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形象。他选择在岩石旁建房隐居,周围满是松萝,显得幽静而清雅。面对纷扰世事,诗人表达了无法介入其中的无奈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注释: 延伫(yánzhù)高峰万仞梯,翠屏环绕万山低。龙拖云幄天连海,风起松涛月满溪。蒲涧寻僧看卓锡,帘泉呼酒共燃藜。江村正忆游仙客,欲访安期谁为携。 译文: 在高峰上遥望,云雾缭绕,仿佛是一条通往城中的万丈阶梯。周围被绿色的山峰环抱,显得十分宁静。天空和大海相连,风吹过松涛阵阵,月光洒满了小河。去竹林中找寻僧人,看他是否正在打坐修行。打开窗户,邀请客人一起喝酒。想到家乡的江村
注释: - “望西樵和卢方伯” 是诗人的自题,表明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创作背景。西樵,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端,山形如斧劈,峭壁如刀削,有“小西天”之称;卢方伯,即卢龙,卢龙县地处北纬36度51分、东经116度02分,属河北省唐山市管辖,这里可能是卢龙知县(县长)的别称。 - “丹梯”指的是丹崖,即丹霞山。 - “春回佳气散炎蒸” 描述了春天到来时,丹霞山上的景色变得生机勃勃,阳光明媚
注释: 钟心瞿道长欲枉顾作此招之:钟心和瞿道长想要拜访并创作这首诗。 瞬息年光似水流,蓬莱山下几春秋:时光像水一样迅速流逝,转眼间已经过了几年。 仰天大笑云垂地,击筑高歌月满楼:他仰头大笑,云彩仿佛要落在地上,他击筑高歌,月亮照亮了高楼。 偃蹇喜逢金马客,逍遥谁识醉乡侯:他高兴的遇到金马门的客人,谁又能了解他的醉乡侯呢? 扁舟不负东游兴,载酒同过谢脁洲:乘船不辜负我的东游之志
以下是对庞尚鹏的《春燕》一诗的逐句翻译与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信宿韶光几度新 - 经历了数日的夜晚,时光似乎又焕发了新意。 2. 乌衣门巷已成尘 - 昔日繁华的街道已经变得落寞和尘土斑驳。 3. 画堂去住常如客 - 我在这华丽的宅邸里来去如同过客。 4. 草屋栖迟不厌贫 - 在简陋的茅屋中居住也感到满足,不嫌弃贫穷。 5. 一别岂能忘故主 - 一旦离别,怎能忘记曾经的主人。
《写怀》 海翁相对问年华,紫陌春风万树花。 竹外小桥频送酒,溪边新水细烹茶。 林塘古木通幽径,山郭斜阳带晚霞。 粗粝一盂能自适,天台何处觅胡麻。 【注释】 海翁:对隐者或高僧的称呼。 紫陌:指京城大道。 竹外:竹林外面。 天台:即天台山,浙江境内的一座名山,是佛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组写隐逸生活的诗作,作者在杭州西湖附近的隐居生活是相当安逸和舒适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诗中描述了杜甫在田家的经历和感受。 过田家有述 儿童遮道问来程,笑插江花拥袂迎。 门扫藤萝如有约,地连桑梓岂无情。 梨尊细倒邻翁醉,箬笠高悬世虑轻。 月白沙村归路晚,杖藜人在画中行。 译文: 1. 儿童们挡在路上问道:“您从哪里来?”他们笑着把江边的花草插在袖子上,热情地迎接。 2. 门前的藤萝被打扫干净了,就像有人约定一样,土地连接着桑树和梓树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写怀二首》。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乾坤浩荡本无言,信宿春风已到门。 - 乾坤(宇宙)浩荡无边,原本就没有什么言语。信宿(一晚上),春风(温暖的风)已经吹到了家门。 地远最宜山色近,林幽偏爱鸟声喧。 - 由于地理位置遥远,自然景色更显得亲近;在森林深处,鸟儿的鸣叫声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游仙自古人何在,借剑当年舌尚存。 - 自古以来
【注释】烟村:烟雾缭绕的山村,即隐居之地。迢递:遥远的样子。避地:躲避战乱的地方。应须:应该。更避名:避免出名。雁足:指书信上的使者。帛书:用丝织品制成的信函,古代传递军情和文书时使用的信物。云外至:从天上传来。凤池:指翰林院,唐宋时期皇帝的办公厅,是文官的高级职位所在地,这里借指朝廷。故人情:对老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