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丹梯最上层,春回佳气散炎蒸。
九龙昼起千山雨,万壑寒生六月冰。
井底何年通巨海,松阴无地著闲僧。
高峰若有飞来日,藉草穿云共臂鹰。

注释:

  • “望西樵和卢方伯” 是诗人的自题,表明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创作背景。西樵,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端,山形如斧劈,峭壁如刀削,有“小西天”之称;卢方伯,即卢龙,卢龙县地处北纬36度51分、东经116度02分,属河北省唐山市管辖,这里可能是卢龙知县(县长)的别称。
  • “丹梯”指的是丹崖,即丹霞山。
  • “春回佳气散炎蒸” 描述了春天到来时,丹霞山上的景色变得生机勃勃,阳光明媚,热气蒸腾。
  • “九龙昼起千山雨” 描绘了丹霞山在白天的时候,就像有九条龙从山中升起来一样,给周围的山川带来雨露滋润。
  • “万壑寒生六月冰” 形容了山间沟壑中的气温极低,甚至到了六月都下起冰来。
  • “井底何年通巨海,松阴无地著闲僧”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感叹自己像井底之蛙一般无法理解那些高深的自然规律。
  • “高峰若有飞来日,藉草穿云共臂鹰” 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高山上的飞鸟共处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像那些飞鸟一样,在云端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丹霞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