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鸟聚还散,浮云东复西。
地平江树合,潮长稻田低。
村径通鱼浦,林塘隐竹溪。
昼游车马客,何意问岩栖。
【注释】
聚:聚集。
浮云:指天空的云,这里比喻飘荡不定的游子。
江树:江边的树木。
鱼浦:指水边的地方,泛指乡村或渔村。
林塘:指林中和水边的地带。
竹溪:指竹林中的小河。
【赏析】
《秋日园居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高骈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描写了作者闲适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第一句“高鸟聚还散”,描绘了秋天里鸟儿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的情景。这里的“聚”和“散”分别代表了鸟类的聚合和分散,形象地表现了鸟类在秋日里的迁徙特点。同时,“聚还散”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心情,即时而兴奋、时而忧郁的情绪变化。
第二句“浮云东复西”,继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这里的“东复西”指的是天空中的浮云在不断地移动,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地平江树合”,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象。这里的“合”表示江边的树木密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而“地平”则形容了地面平坦,没有起伏。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四句“潮长稻田低”,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农田景象。这里的“稻田低”指的是稻田因为潮水的上涨而变得低矮,呈现出一种丰收的景象。
第五句“村径通鱼浦”,描述了通往渔村的小径上的景象。这里的“鱼浦”指的是水边的渔村,而“村径通”则表示村庄之间的道路相通,便于人们前往。
第六句“林塘隐竹溪”,描绘了树林和池塘中的景色。这里的“隐”表示隐蔽、隐藏的意思,而“竹溪”则是竹林中的小河。整个景象给人一种幽静、清雅的感觉。
第七句“昼游车马客”,描述了白天里来往的车马行人。这里的“车马客”指的是那些骑马或乘车的人,而他们的到来又带来了繁华和喧嚣。
第八句“何意问岩栖”,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这里的“问岩栖”表示询问作者为什么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而“何意”则表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不解。
【译文】:
高高的鸟儿聚在一起又散开,天上的白云向东又向西飘。
地势平坦江边的树木相互依偎在一起,海水涨潮时稻田都显得低矮。
村落小路通向渔村,林子里的水塘隐藏着一条小河。
白天下到田间与游客们一同游玩,你怎会想到我选择隐居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