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来幽径,逢人听说诗。
似怜秋色好,犹恨赏心迟。
凝立浑何待,飞鸣欲语谁。
若能删颣句,一字亦吾师。
注释:
- 予适诵诗一鸟久立花间不去:我刚好吟诵了诗,一只鸟久久地站在花丛中,一动不动。
- 青鸟来幽径,逢人听说诗:青色的鸟儿飞来幽静的小径上,遇到行人就告诉他们这首诗。
- 似怜秋色好,犹恨赏心迟:好像怜爱秋天的景色美好,却还是遗憾欣赏之心不能及时到来。
- 凝立浑何待,飞鸣欲语谁:静静地站着等待什么呢?想要飞鸣告诉谁呢?
- 若能删颣句,一字亦吾师:如果能删除这最后一句,那我也将成为你的老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鸟为喻。诗人通过“一鸟”的形象,寄托了自身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第一句:“予适诵诗一鸟久立花间不去”。诗人刚刚念完诗,一只鸟却站在那里不肯离开。这里的“去”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诗人与鸟儿之间的亲近感,又突出了诗歌的吸引力,使得鸟儿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句:“青鸟来幽径,逢人听说诗。”这里诗人用“青鸟”来比喻自己,说自己就像这只青鸟一样,在幽静的小径上寻找知音。当他遇到行人时,就向他们传达这首古诗的内涵。
第三句:“似怜秋色好,犹恨赏心迟。”这句诗描绘了鸟儿站在花丛中的情景。他似乎在怜惜着秋天的美好景色,却又遗憾自己的欣赏之心不能及时到来。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鸟儿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物形象。
第四句:“凝立浑何待,飞鸣欲语谁”。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鸟儿的孤独与期待。它静静地站立在这里,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等待着什么。当它准备飞向天空时,又仿佛在寻找着自己的倾诉对象。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鸟儿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第五句:“若能删颣句,一字亦吾师。”诗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去掉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那么他也将会成为诗人的“师爷”。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又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精益求精和不断追求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一只鸟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