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义
白纻词六首 姑苏台春风起,馆娃宫酒香浓 1. 桃花盛开柳叶舞,采薪女子白衣红颜 - 春天来临,姑苏台上的春风轻拂。馆娃宫中,佳酿飘香,美人如花似玉。 2. 琴瑟和鸣歌声扬,少年少女笑语盈 - 琴声悠扬,钟鼓齐鸣,箫管竽瑟合奏,欢娱之情溢于言表。 3. 舞袖翩翩歌声响,罗縠飘动随曲扬 - 舞者翩跹,衣袖飘飘,如同罗縠随音乐摇曳生姿。 4. 绝世美女青春短,朝露晞光难长久 - 红颜倾城,青春短暂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歌舞升平的盛世。 第一句“芙蓉如绣柳如烟,吴娃越娣纷留连。”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芙蓉如绣”形容荷花的美丽如同精致的刺绣一样,而“柳如烟”则形容柳树的婀娜多姿如同烟雾缭绕。接着诗人用“吴娃越娣”来形容这些美女们,她们在江边依依不舍地留下自己的倩影。这里的“吴娃”可能指的是吴地的女子,“越娣”则是指越地的女子,这两个词都是古代对南方女子的美称。
越罗楚练秋云轻,环佩葳甤兰蕙馨。 皎洁的越罗织成轻柔如云的衣裙,佩戴着珍珠玉饰的耳环和发冠,散发着兰花的香气。 娇娆十四已知名,可怜一顾倾人城。 十四岁就已经声名远扬,可惜只是一瞥之间就被迷住了。 月影花间下辇迎,含羞掩扇难为情。 在月光洒满花丛的时候下辇迎接,含羞地掩扇难以掩饰内心的情愫。 愿作平原双慎令,无使金吾知姓名。 希望能成为平原君身边的贤士,不让金吾知道是哪位佳人。 赏析
【注释】 猛虎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卞和玉: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玉璞,后被误认为是石头,献于楚王,被砍去左脚。 楼护鲭:三国时吴国孙策曾向会稽长洲(今浙江杭州)人楼昭求教治国之道,但楼昭拒绝,孙策便杀了他。 时:指时势。 非独醒:并不是只有一个人清醒。 陟:升登。 北山灵:即“北山”,指泰山。古人认为,泰山能通神。 掀髯无惧情:形容气势豪迈,神态威猛。 披霞:云霞。 亭亭:高耸的样子。
结客少年场行 翩翩良家子,不爱万金囊。 聿求流赭骏,复市太阿铓。 朝凌吴楚云,莫蹴燕赵霜。 平生重意气,结客少年场。 注释: 翩翩(qiān pián):形容人举止轻盈、潇洒。 良家子(liáng jiā zǐ):本指有良好家风的人,此处指有才能的人。 聿(yù),语助词,同“与”。 流赭骏:用赤红色的马。赭是古代一种红色。 太阿铓(máng):宝剑名。 凌:超越,超过。 吴楚云
桃花盛开,柳叶飞舞,苎罗山畔的采薪女。清澈的河水中,歌声悠扬却唱的是《白纻》。轻盈的罗裙随风飘扬,如同随声而起的舞姿。 红颜娇好,绝世容颜如梦似幻,少年的青春犹如朝露短暂。香车驷马,不必言归,因为美景让人留连忘返。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通过对采薪女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而“绿草如茵”则描绘了春天的原野,充满了生机。
黊鞠十二章: 1. 虽无兄弟,有妹若婿。黊鞠(qiū jué)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服饰,象征着尊贵和尊重。这句话表示虽然没有兄弟,但是妹妹或女儿如同丈夫一样尊重和爱护。 2. 介寿殷勤,情物咸备。介寿(jiè shòu)是长寿的意思,殷勤则表示关心和爱护。这句话表示对长寿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情。 3. 维母有命,潜见随时。维母有命是指母亲的命令和意愿,潜见随时则表示随时准备接受母亲的安排。 4.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东南睇沧海,云是桑田基。 —— 眺望东南方向,看见无边的大海,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桑田之地。 - 东南睇沧海:指的是望向东南方向,看向无边无际的大海。 - 云是桑田基:指云彩之下的土地曾是一片桑田,即古代的农田。 2. 大年有终极,融结妙游移。 —— 岁月流转,终将有尽头,而变化无常,美好之事难以持久。 - 大年有终极:意指岁月流转最终会有终点。 - 融结妙游移
长歌行 苍柏植南山,久视千万年。 下呼弱柳枝,侃侃相与言。 女虽美颜色,袅娜受人怜。 尝恐白帝至,春容不复存。 岂如我独立,高节历风烟。 叶凌千仞霜,根漱万里泉。 不抱岁寒心,宁能长拂天。 注释: - 苍柏植南山:苍柏是一种高大的树,种植在南山上。 - 下呼弱柳枝:在树下低语,与柳枝交谈。 - 女虽美颜色,袅娜受人怜:女子虽然容貌美丽,但身材娇柔,容易受到他人的怜爱。 - 尝恐白帝至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据其内容推测,可能是唐朝时期的诗歌。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命运的无奈。 首句“塘上行”,描绘了诗人在塘上行时的所见所感。蒲生何蔌蔌,描述了蒲草生长的景象,而中有孤雁鸣,则是诗人对孤独的感叹。 第二句“羽族不重偶,矧云庶汇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类的感情。国破家已灭,人义亦仳离,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新人本雠敌,蒙惭奉帚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