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义
象山草堂为赵家玉赋 伏龙之麓标胜概,奇石峥嵘矗霞外。 主人汴宋诸王孙,肯构不忘皇考爱。 辨州刺史来吴京,象山草堂猗得名。 绮花琳竹传幽韵,月客风人敦好盟。 侧闻嶞乔拱四寓,卧游久已知其处。 空同姑射医无闾,蒙绎亭云华不注。 罗浮九疑何穹哉,青城巫峡郁嵬崔。 伏虎驱羊壶峤幻,云峰剑壁芙蓉开。 神物言寻高士识,蜚来诒璧堂前息。 五色惊看娲补馀,万镒应非遁买得。 隐瀑层岚玄赏稀,金鍧璞琢迈支机。
注释:凭仗,凭借。卬,我。麾,挥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诗。诗人通过“煮字铛”、“麾愁帚”的典故,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人的追念之情。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五杂组:古代用麻绳编成的帘子。 其三:指第三篇。 五杂组,三春花:五杂组是用五色线编织的帘子,三春季花开。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三春,指春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三月。 往复还,大道车:来回转动的帘子是“大道车”,比喻事物循环往复。 不获已,坏白麻:不得已,只好将白麻(白色的细麻布)拆散来制作“大道车”。 【赏析】 这首诗写在三月份,作者以帘子为比,借帘子的往返而喻人生
雍雍者鸿,翔于中洲。 “雍雍者”,形容鸟鸣声。鸿雁在天空翱翔时,声音悠扬动听。 “翔于中州”,意指它们飞翔的位置在中原地区或中国境内。中洲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这里指的是中国大地。 显显二人,令德允修。 “显显”意为显著、明显。“二人”可能是指两个有德行的人。 “令德允修”表示这个人的德行值得称赞,他的品德和才能得到了认可和提升。这里的“允”通“允”,意为确实、确实。 中馈斯尸,懿恭徽柔。
春郊 旷野远朝市,韶光更可人。 泛烟笼绝岸。 眠柳瞰长津。 圯小通千里,峰遥列四邻。 王孙游不倦,骝足遍红尘。 注释: 1. 旷野远朝市:广阔的原野远离繁华的市集。 2. 韶光更可人:美好的时光更加吸引人。 3. 泛烟笼绝岸:在雾气中笼罩着河岸。 4. 眠柳瞰长津:在柳树的掩护下俯瞰着漫长的河流。 5. 圯小通千里:小桥连接着千里之遥。 6. 峰遥列四邻:远处的山峰排列在四周。 7.
翻译: 不唱《行路难》,要唱《将进酒》。 走起路来羊肠小道懊恼多,三百杯的葡萄美酒令我心悦。 周秦以后是汉唐,人生短暂如蜉蝣。 金龟换酒千万回,滔滔江水自然倾倒十斗。 左边倚靠太白星,右边握着渊明的双手。 耳热中庭卧,皓月就是我的好朋友。 酡颜不顾飞箭时,鸭绿鹅黄好欢宴。 地下难以寻找杜康,佳城寒食卮空祭奠。 雍门牧唱岂能哀,金张许史已化为灰。 寄语辕驹并仗马,漉巾脱裘何乐哉。
【注释】1.炙:同“挚”,以手抚摩。2.服膺:心悦诚服。3.谢不敏:谢,谦辞;不敏,表示才能不够,不足以当得起别人的好意。4.斁(yì):怠倦。5.无斁:没有怠倦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对《孝经》的感怀之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圣人之言的崇敬与感激之情。诗中用"我今炙圣言,私衷增感激"两句,表明了作者对圣人言论的敬仰之情;"竦惶再拜谢不敏,服膺斯语而无斁"两句
注释:赵家玉在故乡的草堂里。皇帝需要像赵家的玉那样的栋梁之材。以后的时代,象山草堂的人将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赵家玉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雍雍者鸿,章也。鸿者,大鸟也。其音也,和也。 辰诏诸孤,忆戎父之存,严诲谆谆。 “辰诏”即命令、告诫之意。“诸孤”指众多幼小的孤儿。 “忆戎父之存”,回忆父亲戎马生涯的遗教。“戎父”指父亲的名号或尊称。 “严诲谆谆”,严厉而诚恳的教育。“诲谆谆”指反复叮咛、告诫。 恭念王父,嘉靖良臣。 “王父”是对年高德劭者的尊称。“嘉靖”指英明正直。 “良臣”指品德高尚的人。 诰命荣膺,龙章炳麟。
雍雍者鸿十六章,其六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它的第一章名为“雍雍者”,第二章名为“其首章”。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母亲的慈爱和教诲。以下是逐句释义: - 人亦有言:人们有言语。 - 藐尔诸孤:这些年轻的孩子。 - 惟母其腹之:只有母亲能包容他们。 - 侯我慈闱:我是你慈爱的儿媳。 - 匪惟腹之:不仅仅是包容他们。 - 乃训勖之:也教导他们。 - 诗书世德:诗书是世代相传的美德。 - 颂之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