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允端
禅床印佛宗出自《过处士山斋》,禅床印佛宗的作者是:邓允端。 禅床印佛宗是宋代诗人邓允端的作品,风格是:诗。 禅床印佛宗的释义是:禅床印佛宗:指禅床上留下了佛法的印记,意指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在禅床之上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禅床印佛宗是宋代诗人邓允端的作品,风格是:诗。 禅床印佛宗的拼音读音是:chán chuáng yìn fú zōng。 禅床印佛宗是《过处士山斋》的第2句。
一室萧疏甚出自《过处士山斋》,一室萧疏甚的作者是:邓允端。 一室萧疏甚是宋代诗人邓允端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室萧疏甚的释义是:“一室萧疏甚”释义:形容处士山斋的房间非常简陋空旷。 一室萧疏甚是宋代诗人邓允端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室萧疏甚的拼音读音是:yī shì xiāo shū shèn。 一室萧疏甚是《过处士山斋》的第1句。 一室萧疏甚的下半句是:禅床印佛宗。 一室萧疏甚的全句是
【题解】 本诗为酬赠友人诗稿之作。作者通过赞美友人诗歌的深奥含蓄,抒发自己对朋友才华的敬仰之情。 【注释】 (1)会要:指领会诗文的精髓。会意:领会其意。 (2)庖丁:春秋时期的名厨,相传他能顺着牛的肌理而用刀,所以能游刃有余。后以喻技艺高超的人。 (3)靖节: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一生不慕荣利,过着隐居生活,自号“五柳先生”。他的诗多写田园生活和闲适情调。 (4)韵胜
【注释】: 涉江采芙蓉:涉水而采芙蓉花。 欲采寄所思:想要采摘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所思今何在:我思念的人现在在哪里? 望断天一涯:望穿天涯,不见踪影。 将花照秋水:拿花来照映秋天的水波。 秋水清且漪:秋天的水面清澈而又泛起涟漪。 行乐不得再:欢乐之事不再有。 日暮空凄悲:傍晚时分只有悲伤。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与所爱之人分别后,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怀念。全诗以芙蓉花为媒介,托物起兴
梧桐叶落秋容早,夜夜寒蛩泣衰草。 凤凰形制的钗饰在金冷中显得陈旧,鬓发如云凋落让人感叹红颜易老。 音书断绝如同双鲤鱼被望断,何时才能唤起对远方的相思? 寂静的房间中,月亮高挂,六曲屏风上的山水景色显得冰冷如水。 注释: 1. 梧桐叶落秋容早:梧桐树叶已经变黄,秋天的景象早早地就显露出来了。 2. 夜夜寒蛩泣衰草:夜晚蟋蟀的叫声凄凉,伴随着枯萎的草地。 3. 凤钗金冷鬓云凋
【注释】 ①试笺:试写。笺:纸。 ②宿火:隔夜的余火。 ③留得馀香:留下香味。 ④伴夜禅:陪伴夜间修练佛事。 ⑤碧桃:指未开的花。 ⑥东风:春风。 ⑦放:吹落。 ⑧柳飞绵:形容柳絮飞舞。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春”和“风”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描绘出一幅春风吹过,落红遍地,柳絮漫天的画面,借以表现自己的情怀。 首句“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是说,把昨夜的余火拨开,又生起火来
遣兴 得志心偏壮,谋生事转疏。 雨蓑春种药,月案夜抄书。 穷达虽同道,功名不定居。 凭谁报消息,为问近何如。 注释: 1. 得志心偏壮:意指在得意时,心情显得格外的骄傲、自信。 2. 谋生事转疏:意指为了生活,开始变得不那么注重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 雨蓑春种药:意指春天的时候,穿着斗笠,拿着药箱去种药。 4. 月案夜抄书:意指在月光下,一边读书一边抄写。 5. 穷达虽同道
过处士山斋(注释:经过处士的书房) 一室萧疏甚,禅床印佛宗。 树阴生石藓,茶鼎带松风。(注释:一间空荡荡的屋子,禅床是佛像的印迹。) 去去水千里,行行山几重。(注释:山水迢迢,一望无际。) 佩琴与诗卷,回首翠微中。(注释:佩剑和诗书在翠微的山中) 译文: 穿过一座空荡荡的书房,我看到了禅床上佛像的印记。四周树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苔藓。茶壶里还冒着松木的香气。我沿着山路走啊走,山水连绵不绝
【注释】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 晴岚:晴空中的云气。 野水:村边的小溪。 骖(cān):马。 江南:指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等省东部和南部一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行旅图。首句写秋日景色,以轻烟锁住晴空之岚,渲染出一种空寂之感。第二句描写自己停驻在溪桥边,观赏风景。第三句写日暮之时,鸿雁飞向何处。最后一句用“似将风景过江南”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
注释:我驾着轻快的船,来到楚水边的岸边。停船在曲江的边上。傍晚时分,大雁从塞外飞回。春天的时候,平桥绿柳如茵。 赏析:本诗描写了诗人在江南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优美动人,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