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旧栽百倍近南塘,攀折年深尔许长。 寄与粉绵飞絮道,春寒犹著郁金堂。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六首·其六》。这首诗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寓意了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道理。 “旧栽百倍近南塘”一句,描述了杨柳树曾经栽种在近南塘的地方,岁月流逝,如今它已经长得茂盛而高大。这里的“百倍”一词,既形容了杨柳生长的速度,也暗示了时间的迅速流逝
注释: 十里轻烟覆盖了大堤,行郎即将出发马嘶嘶。 檀木制成的琴槽发出半声悠扬的余音,弦月弯弯地低垂在夜晚。 译文: 十里轻烟弥漫的大堤上,行郎即将离开马匹嘶嘶作响。 檀木制成的琴槽发出半声悠扬的余音,弦月弯曲地低垂在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郎即将离开,马匹嘶嘶的场景,以及檀木琴槽发出的余音和弦月的低垂,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期待的心情
种得垂杨意亦消,临风尽日短长条。 黄絁入道何年事,流恨仙人碧玉箫。 诗句解析: 1. 种得垂杨意亦消 - “种得垂杨”意味着种植了垂柳的树木,“意亦消”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树的意义或作用逐渐减少。 2. 临风尽日短长条 - “临风尽日”描绘了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情景,“短长条”则形象地描述了树的形状和枝条的长度。 3. 黄絁入道何年事 - “黄絁(黄色的丝绸)”是古人常穿的衣服
【注释】 钩:画。椒:花椒,即“胡椒”,一种香料。暗香飘:指梅花的幽香。 埼:岸。慰寂寥:安慰寂寞。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品格。首句写梅的花瓣和香气;次句写梅枝的孤独;三句写梅花隔水遥望;末句写梅对幽人的慰藉。全诗意境清高,笔调简练,是一首传颂千古的名篇
【注释】1.师评:指张文襄的评语。傅子丹:指傅尧臣,字子丹。2.烧灯:指元宵节放灯,是古代民间风俗。3.柏梁体:一种诗歌体裁,以汉武帝所作《柏梁体》为蓝本。4.吾生:我的生命。5.顽薄:愚蠢浅薄。 【赏析】此诗是作者自题其师评傅尧臣《广雅课卷》而作。诗中表现了对傅尧臣的敬仰之情。首联写自己与老师在春风中赏画戟枝,烧灯讨论柏梁体的情景。第二句用“犹及”二字表明自己虽然一生愚钝浅薄
【注释】 普贤:梵语的译音,意译为大行。六牙:即六牙白象。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江西提刑时。诗人在万绿丛中偶遇一位僧人诵经,遂有感而发,作此诗。 首联“万千缨珞宛垂肩,愿力无人嗣普贤。”意思是说,无数金银珠宝像雨点般地洒落在肩上。愿力无边,没有人能继承普贤的事业。这两句是写诗人看到僧人诵读《普贤行愿品》的情景。普贤行愿是指修行者的愿力,即以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利乐众生的精神。
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 艳秋和孔翠的婚礼,如同并蒂莲花般和谐美满。他们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注释: 艳秋、孔翠 - 两位主角的名字。 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 - 描述艳秋和孔翠的婚姻像并蒂莲一样美满,同时用“并画”和“并蒂莲”象征二人的结合。 译文: 艳秋和孔翠的婚礼,就像并蒂莲一般和谐美满。 赏析:
《题绮儿画二首》是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并附上相应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解析: - “端居忽忽起乡心”:描述诗人因画而想起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满眼风生椰树林”: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椰林摇曳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尺幅应须论万里”:强调画作之广阔,如同万里江山,意味着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境深远。 -
【注释】 拟:仿照。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风华丽,擅长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尤以咏物词见长。柳枝词是咏柳的诗歌,内容多写柳树的美丽,也写女子的美貌与风情,本诗即是其一。冶叶倡条:指歌妓舞女之类的美女。那复论:还有什么可议论的呢?坊巷:街巷,里弄。朱门:朱红大门,形容富贵之家的华丽。灵和殿:皇帝的御苑。角:指楼阁的屋脊。东风哨:指东风送来的阵阵歌声。颦眉:皱眉,表示不悦。感恩:感激恩情。 【赏析】
寿祝云岑 六十平头尔许奇,谈空说有诳童儿。 清光只是丰湖月,想见云门跛阿师。 注释: • 六十平头:指六十岁的人头上已经斑白了。 • 谈空说有:谈论虚无和有形的事物。 • 诳童儿:欺骗小孩子。 • 清光:明亮的月光。 • 丰湖月:丰湖的月亮。丰湖在江西九江附近。 • 云门、跛阿:都是禅宗高僧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高僧的诗。前两句写高僧的外貌和言行,后两句则赞美他的智慧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