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垂杨意亦消,临风尽日短长条。
黄絁入道何年事,流恨仙人碧玉箫。

种得垂杨意亦消,临风尽日短长条。

黄絁入道何年事,流恨仙人碧玉箫。

诗句解析:

  1. 种得垂杨意亦消
  • “种得垂杨”意味着种植了垂柳的树木,“意亦消”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树的意义或作用逐渐减少。
  1. 临风尽日短长条
  • “临风尽日”描绘了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情景,“短长条”则形象地描述了树的形状和枝条的长度。
  1. 黄絁入道何年事
  • “黄絁(黄色的丝绸)”是古人常穿的衣服,这里可能指穿着黄色丝袍的文人。“入道”意味着追求学问或修行,“何年事”询问的是何时达到了某种境界或成就。
  1. 流恨仙人碧玉箫
  • 这里的“流恨”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或哀愁,“仙人碧玉箫”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乐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的消逝。

译文参考:
曾经种下的垂杨柳树,如今其意已随时间消散,终日随风轻轻摇摆,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黄色的丝袍文人,他在追求知识的旅途上,究竟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辛与等待?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哀愁,仿佛失去了仙人手中的碧玉箫,那美妙的音乐已经无法再回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垂杨柳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的“种得垂杨意亦消”反映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而“临风尽日短长条”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瞬间的珍贵。最后两句“黄絁入道何年事,流恨仙人碧玉箫”,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生活与现代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