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注释】 1. 自题画竹:自己题写画上的竹子。 2. 夹江:江流两侧。 3. 篁竹:竹林。 4. 万琅玕:形容竹叶繁多,色彩鲜绿。 5. 棉湖:地名,在今浙江桐乡境内。 6. 见亦难:见到也难以相认。 7. 聊与羁人慰乡思:姑且用它来安慰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8. 腻香春粉两三竿:意思是说画上画的是一两株嫩绿的春笋。 【赏析】 此诗以“画竹”为题,是作者自作之题,意谓画竹本属无意之举
【注释】 杨昀:人名。西樵:山名,在广东境内。吟卷:指诗作。陆郎:指陆龟蒙,唐朝诗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朱霞为题,描绘了一幅山居的图画,并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人的情感。首句以“胜处”二字点题,接着用“似朱霞”形容西樵山胜景,再以“难怪先生苦忆家”点出主题,最后两句写归途,表达思乡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切,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投老田园:指年老时辞官退隐。归计迫春生:指春来农事繁忙,催人归家。 君愁我:诗人自谓。惆怅:忧愁,不快乐。得家属:指有妻子儿女。 【赏析】 《题汪吏部半山课耕图》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任荆州司户参军时所作。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渴望。 首联“投老田园弟与兄,眼前归计迫春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老了,退居田园,弟弟、妹妹们也相继离开京城
【注释】 点校:校对。倚松老人,作者自称。诗集:诗歌集。钞本:抄本。讹脱:错乱,错误。多时:长时间。存吾箧:存放在我这里。惋嗟:惋惜、叹息。雪窗:指冬天的窗户。事骚爬:写诗吟诗。奋笔:挥动笔杆子。事:做……的事。事:做……的事。稍披:稍微揭开。荆棘丛:荆棘林中。寒条见嘉花:看见美丽的花朵。存神:专注思考。郁蓊:茂盛。无哗:没有喧闹的声音。谭谭:声音悠扬的样子。江西派
【注释】盆兰盛开自初花至花尽在兰花香中过一月惜无佳章发此馨逸:我种的盆兰花,从开始开放到现在一直散发着清香,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可惜还没有好的诗篇来表达这种芬芳。香草目以兰:香草是兰科植物,所以用兰字代表香草。南来携两盆:我从南方带来这两盆兰花。兰兰勤请客,客请亦殊殷:兰花勤劳地招待客人,客人也特别殷切。问客何为尔,中有忠爱痕: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殷勤地招待你?他告诉我,你的身上有忠诚和爱心的痕迹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题咏画赞颂梁文忠公的功绩,表达了对梁文忠公的崇敬之情。首句“寒鸡三声唤”,以“寒鸡”“三声”起兴,烘托出凄清的气氛。“引炬”,点燃灯火;“煌煌”,形容光亮闪烁。诗人在黑夜中点燃灯火,照亮了莽莽凉格庄,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啊!颔联写梁文忠公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官一生廉洁奉公,死后也能得到人们的尊敬,死后归葬于陵园傍侧。颈联写梁文忠公的墓地被百姓们挖去
【解析】 这是一首写补衣的诗歌。“昨日补褾衽,今日补襜裾”,补衣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劳动,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被忽视的生活细节。作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去追求衣服的完美,而是从生活琐事入手,用质朴的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婢或窃笑,而我非真愚。”这里说的是作者补衣的时候别人在偷笑。但作者是真的愚笨,因为“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到自己的处境,还认为自己的生活很美满。 “念此吴绸衫,十载供曳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春旱夏多雨,未得气候正。 - "春旱夏多雨" 描述了春天干旱,夏天雨水充沛的现象,暗示了自然的不规律。 - "未得气候正" 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 2. 老夫向畏暑,一夏尚易竟。 - "老夫向畏暑" 表明作者年岁已高,更怕酷热难耐。 - "一夏尚易竟" 表示尽管天气炎热
释义: 暮年才得陶渊明的丝竹之乐,一壑独居能专心致志也是难能可贵。 又恐怕闲名除未得,山图留与试开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好友钟秋岩《涧上草堂图卷》而作。诗中表现了对友人钟秋岩的赞美、钦佩和祝愿之情。“暮年”二句,赞钟秋岩虽年事已高但心如止水,不为俗世所累;“一壑”二句,赞叹钟秋岩能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在一壑之中隐居。“又恐”三句,表达了作者对钟秋岩的期望和祝福
夜闻窗外藤荚落地锵然有声作 【赏析】:此诗写诗人深夜听到窗外落在地上的藤荚声,由物及人,想到自己的老迈和衰朽。 穷巷绝车辙,那复夜长娱。 【赏析】:首联以“穷巷”、“绝车辙”形容诗人的居所荒凉,生活困顿,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之感。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双眼昏花、读书无用的境况。颈联则通过“耳根顿清净”,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