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㯝
【注释】 涌月:指月光。僧楼:佛寺的楼阁,多有僧人居住。右栎林:树木密集之处。乱山如浪翠痕深:形容树木丛生的山势犹如波浪翻滚,翠绿的树影深深浅浅,交错重叠。冰轮:明月。光犹湿:月光还湿润。照破西来一片心:月光照耀大地,照亮了从西边来的人的一片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佛寺楼阁夜景的诗。诗人以百尺阑干为线索,写景抒情,把诗人所见景物和所感心情融为一体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冰姿琼骨净无瑕:形容梅花的姿态和质地如同晶莹剔透的玉石一般,洁白无瑕,纯净无垢。 2. 竹外溪边处士家:描绘出一处幽静的环境,竹子之外,溪流旁边,是那位隐居读书人的家。 3. 若使牡丹开得早:如果牡丹花能够比梅花更早开放。 4. 有谁风雪看梅花:又有谁能在风雪中欣赏这傲然绽放的梅花呢? 5. 赏析: - 诗人通过对比牡丹与梅花
诗句释义: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西风梳发冷飕飕:秋风拂过,吹乱了头发,感到一阵凉意。"梳发"形容风的力度,"冷飕飕"描述感受到的凉意。 - 半醉微吟独倚楼:诗人在饮酒后微醺,独自倚靠在楼上。"微吟"表示低声吟哦,"独倚楼"描绘出诗人孤独的身影。 - 一片旧时南浦月:指的是曾经看到过的南方水边明亮的月亮。"旧时"指过去的记忆或场景,"南浦"通常指代江南的水边地区,"月"是夜晚的主题元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针对诗句内容及形式提出的要求。考生在鉴赏时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例如本题中的“春游”一词,是全诗的线索,也是作者写作此诗的原因,因此要重点把握。“蝶懒莺喑欲莫春”“天涯草色深如此”是写景
赋墨雁图分得宿雁 漠漠秋汀起晚烟,半欹寒影立风前。 译文:漠漠的秋水中泛起了薄雾,傍晚的烟雾袅袅升起,一只大雁斜依在水边,它的倒影映在水面上,与风中的倩影相映成趣。 注释: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汀:水边的平地。起:升起。半欹(qī):半倾斜。寒影:指雁的影子。飞遍江湖万里天:飞越万里的江湖。 赏析:诗中以“漠漠”形容烟雾弥漫之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水墨画。大雁斜依在水边,其影子映在水面上
注释: 梦冷繁华金谷园,春深葵麦暗朱门:梦中的金谷园已经变得冷清荒凉,春天的葵麦生长在阴暗的朱门之内。 东风日日吹花急,红雨苍苔泪几痕:春风日夜不停地吹动花朵,花瓣飘落如同泪水,落在青翠的苔藓上留下几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的金谷园在春日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现在的失落之情。"梦冷"
《秋夕》 半枕小窗幽梦蝶,数声何处寄书鸿。 关山千里人归晚,肠断烟林一笛风。 注释: 1. 半枕小窗幽梦蝶:意思是在半枕上,我独自欣赏着小窗外的蝴蝶飞舞。 2. 数声何处寄书鸿:意思是不知道从何处传来了鸿雁传书的声音。 3. 关山千里人归晚:意思是关山遥远,人们归家的道路很长,夜晚已经降临。 4. 肠断烟林一笛风:意思是在烟雾缭绕的山林中,只有一支笛子的声音在回荡,让人感到心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次雪林李龏苕溪寄来之韵 云散烟收渺渺秋,蛩声四壁起新愁。 西风万里乾坤眼,不到斜阳十二楼。 注释: 1. 云散烟收:形容秋天的景色如烟雾般消散。 2. 蛩声四壁起新愁:指蟋蟀的叫声回荡在四周,让人心生新愁。蛩,一种昆虫,以其叫声而得名。 3. 西风万里乾坤眼:形容秋风刮得很大,仿佛能吹透整个天地。乾坤眼,指天空或大地的眼睛,此处借指秋风的力量。 4
【注释】 次雪林李龏苕溪寄来之韵:指作者在苕溪所作诗。 秋:秋天。 一片吟心不著愁:指诗人的诗心不受忧愁影响。 凉梦:指清凉如梦。 【赏析】 是诗人在秋夜酒醒之后,对所收到友人苕溪寄来的《次雪林李龏苕溪寄来之韵》一诗所作的一首和作。此诗以“秋”字起兴,描写秋夜的景致与情怀。首句写秋风声中,万家灯火通明,万家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仿佛万家都在低声歌唱;次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面对这样的秋夜景象
秋怀次韵 雨歇空阶净绿苔,西风凉气满楼台。 鸿飞远渚知初到,燕别明年约早来。 秋色只今同世态,时文何意误人才。 停云影里频搔首,闲把新吟取次裁。 注释: 1. 秋怀次韵: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感慨时事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来表达对时事的忧虑和感慨。 2. 雨歇空阶净绿苔:雨水停歇后,空荡荡的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这里的“雨歇”指的是雨水停止落下,“空阶”是指空旷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