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上
【诗句释义】: 圣泉,指东山的圣泉;杖藜侵晓到山前,形容诗人清晨登山寻访圣泉的情景。 一泓寒玉流无尽,万顷良田大有年,用来形容圣泉清冽甘甜,以及东山的肥沃丰产。 茶鼎晓煎云脚嫩,斋厨夜引溜声圆,描绘了诗人在圣泉旁烹煮佳茗、享受美食的生活画面。 我来一酌磁瓯去,终日馀甘齿颊边,表达了诗人对圣泉之美和生活的满足和陶醉。 【译文】: 听说东方山中有圣泉,清晨拄着拐杖前往。 一泓清澈如冷玉
【解析】 1.“幸有春池阔”:幸好有宽阔的池塘。 2.“双双戏晚晖”:双双嬉戏在晚霞中(或:双双嬉戏,沐浴着晚霞。)。 3.“庭闲宜对立,翅短莫高飞”:庭院里安静得很,你俩正好可以相对站立,可是你的翅膀短小,不能飞得太高远。 4.“寇贼已闻熄,主人行且归”:敌寇已被歼灭,主人也准备回去了。 5.“相将芰荷畔,看汝浴红衣”:一起到荷叶下观赏你洗浴红衣的样子。 【答案】 ①“幸有春池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门向平湖静处开,雨馀山色入帘来。 - 门向平湖:门朝向东,面向平静的湖面,意味着居所靠近水域。 - 雨馀山色:雨后天空放晴,山的颜色更加清晰可见。 - 入帘来:形容山色透过窗帘投射进来,增添了居住环境的美感。 2. 连云竞秀千岩竹,隔水飘香一径梅。 - 连云: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如同云雾一般。 - 竞秀千岩竹:在连绵的山峰间,千岩竹争相展现其美丽的姿态。 - 隔水飘香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郢。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协调,节奏明快。 第一联“未寻南郭旧生涯,且向淮堧太守家。”描述了作者在寻找过去的家园时,选择了一个靠近淮河的小镇。这里的“南郭”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旧生涯”则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第二联“西圃学栽陶令菊,后园时种邵平瓜。”描绘了作者在西圃学习种植陶渊明的菊花和在自己后园种植邵平的瓜,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注释】 频年:连年。 桐庐:今属浙江,位于长江上游。唐时为吴越国地。 食尽犬羊还自毙:意谓吃尽了狗、羊等野兽,反而被它们咬死。 火炎:比喻战火炽烈。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蚁尚能自焚,何况人乎? 汾阳将:指郭子仪。郭子仪(715—781),唐代中兴名臣,字子仪。 下濑军:即下江军。南宋初设于建康(今南京)的江南水师,后改称江阴镇海军。 州郡:指各地方长官的辖区。 知略:智谋。 佐:辅佐。忠勤
这首诗以茶院紫翠阁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茶院紫翠阁”点明了诗的地点和主题。茶院是文人墨客品茶谈诗的地方,紫翠阁则是茶院中的一处建筑。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小阁面空阔,下临寒水清”描述了茶院紫翠阁的位置和环境。小阁面空阔,意味着茶院的建筑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感
【注释】1. 摇落:凋零;衰落。2. 盍簪追往事:盍,何不,何不去;簪,插在发髻上的玉饰;追往事,回想过去的事情;3. 吹帽想前贤:吹帽子是古代的一种礼节,用它来向人致敬或祝贺;想前贤,回忆先代的贤人;4. 吴萸:一种植物,可入药,味苦辛温,性热;5. 邓菊:《晋书·嵇康传》载:魏文帝曹丕曾问:“君家嵇康,何似人?”嵇康答曰:“松柏之姿,孤峙于峰颠。”遂以“嵇康”自号;6. 五云亭
注释: 1. 云房依古城,阒静户常扃:云房(即寺庙的屋顶)依傍着古城,寂静无声,门常常是关闭的。 2. 苦行人难及,高吟鬼亦听:苦苦修行的人难以企及佛祖的境界,即使如此高深的境界,鬼也能听见并为之感动。 3. 望馀秋水远,定起暮山青:我眺望着远方的水,它显得格外的清澄,傍晚的山峰也显得更加秀丽。 4. 世谛都无念,逢人自说经:世间的道理都已了然于心,遇到人就向他们宣讲佛法。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关键词,了解诗歌的大意及诗人的情感。“和少伊”是题目,表明这是一首诗;“左经臣”、“湖上作”是诗题和作者;“招提”是寺庙,指代寺院;“轻舟漾晓风”是第一句诗,写诗人与朋友相约去拜访寺院,乘船出游;“水光云影里,山色酒樽中”是第二句诗,写诗人游历山水,泛舟湖上,在山水之间畅饮美酒的情景。“边戍今休卒”,“今休”意为现在不再驻守边疆
【注释】 小饮:借指诗人的闲适生活。南窗:指室内的东面窗户(古代人习惯将东面称为“阳”,所以称南窗为“南窗”)。徙倚:徘徊。风露:秋风吹拂,露珠晶莹。已秋深:已到深秋。兼:又。凉至:清凉之气袭来。浮云带日阴,浮云蔽日,天色暗淡。池荷欺碧玉:荷叶如翡翠般碧绿,荷花娇嫩欲滴。篱菊暗黄金,篱笆旁边的菊花像金子般耀眼,但因被遮挡而显得暗淡。时序:节令顺序。遒:强、壮。翻:突然。惊:惊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