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上
注释: 花靥(yuè):女子额头的饰物。镇:地名,指地名花靥。梅妆:以梅花为题材的化妆艺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女性化妆艺术的诗。第一句“花靥谁名镇”,意思是花靥这个名词是谁起的名字呢?第二句“梅妆自古传”,意思是梅花妆这种化妆艺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第三句“家家小儿女,满额点花钿”,意思是每个家庭的小女儿都在额头上点了梅花妆,就像花朵一样。整首诗通过对花靥、梅妆、小儿女和点花钿的描绘
【注释】 ①云头:云彩,比喻月亮。 ②清光:指月光。 ③今夕:今晚。 ④盈亏:这里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赏析】 《和十六夜月》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此诗前半部分写中秋赏月情景,后半部分写中秋观月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远,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首句“云头依旧尚团圆”的意思是说,虽然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开,但是月亮依然圆如旧。这两句写出了中秋夜晚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诗名:西斋杂咏六首·葵花 蔚蔚傲霜叶,亭亭绿池畔。 莫言盈尺材,要是凌云干。 注释与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葵花(即向日葵)的坚韧和不屈精神。首句“蔚蔚傲霜叶”,形容葵花叶在寒霜中依然挺拔向上。次句“亭亭绿池畔”则是说葵花生长在池塘边,姿态优雅而生机勃勃。 第三句“莫言盈尺材”,意味着即便是小小的一茎,也具有坚韧的品质。最后一句“要是凌云干”,则比喻葵花的茎直冲云霄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依据注解对诗句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答题前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自己答案的位置。 本题中的关键词有:西斋、杂咏、移根近轩墀、不使众草没、黄金英、泛我杯中物。其中,“西斋”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物性不可夺,葵藿倾太阳。注释:这里的“物性”是指植物的本性或特性,“葵藿”指的是向日葵,“倾太阳”形容向日葵总是面向太阳。为臣兹取节,万古有余芳。译文:作为臣子应当有坚定不移的节操,这种品质将会被后人传颂千古而永远芬芳。 诗中首句“物性不可夺,葵藿倾太阳”,用向日葵面对太阳的姿态来隐喻人应该坚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扰。这反映了诗人对忠诚和坚定信念的重视。次句“为臣兹取节”,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志向
四月一日寿阳楼遇雨 乌云从西边滚滚而来,我站在高楼也感到壮志豪情。 远山如画,烟云缭绕,千里之外传来了雷声,寒潭中龙卷风起。 田野里的农人看着丰收的景象,村里的人远远地庆祝解除旱灾的喜讯。 惭愧身为外官逃避责任,归鞍何惧踏泥泞返回家乡。 译文: 四月一日在寿阳楼遇到雨。 乌云从西边滚滚而来,我站在高楼也感到壮志豪情。 远山如画,烟云缭绕,千里之外传来了雷声,寒潭中龙卷风起。
【注释】 得名固不诬:得到名字确实不冤枉。对植近庭庑(wǔ):葵花对植在庭院的两边,接近走廊。庑,走廊。叶绿带寒烟:叶儿绿,仿佛带着淡淡的烟雾。花繁泣微雨:花儿盛开好像在为小雨哭泣。 【赏析】 《葵花》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五言排律体诗作。首联两句写葵花生长环境,葵花虽名为“葵”却非“日”,其生长之地并非阳光明媚之境,而是“对植近庭庑”之处,即靠近走廊和庭院的地方。颔联两句写葵花开时的景象,叶儿绿
【诗句释义】 我喜爱在上郡居住,这是由于里闾有幸让我徜徉。 我在郭外买了田地,春天早早耕田,在湖边筑屋,野趣悠长。 我用旧书遮挡我的眼病,不再让尘事扰乱中肠。 老朋友来拜访我,留下好诗,我应笑年来两鬓苍。 【译文】 我热爱上郡的居所,这是由于里闾有幸让我徜徉。 我在郭外买了田地,春天早早耕田,在湖边筑屋,野趣悠长。 我用旧书遮挡我的眼病,不再让尘事扰乱中肠。 老朋友来拜访我,留下好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中秋之夜与友人冯中丞一起赏月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卷尽浮云见碧虚,初传更漏滴铜壶。 - 注释:把天空中飘散的浮云都卷去,露出一片清澈的天空,最初听到的是更夫报时的铃声滴落在铜壶里发出的声音。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中秋节晚上的宁静景象,天空中的浮云被扫清,月亮高挂,显得格外明亮清晰,而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2. 入秋爽气迥然别
【注释】 西斋:作者居处。杂咏:随意吟咏的诗。六首:指六首小诗。葵花:一种植物,其花朵朝日而开,所以古人称葵为向日草。 【赏析】 此作乃作者居宅西斋所吟的杂咏之一。诗的前两句写葵花生长的旺盛景象,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之情。全篇虽无一字赞语,然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对这繁枝喜删除、劲节见独立的葵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