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尽浮云见碧虚,初传更漏滴铜壶。
入秋爽气迥然别,此地冰轮何处无。
共想姮娥依桂魄,独怜飞鹊绕庭梧。
西园饮散归来早,不用红纱照路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中秋之夜与友人冯中丞一起赏月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卷尽浮云见碧虚,初传更漏滴铜壶。
- 注释:把天空中飘散的浮云都卷去,露出一片清澈的天空,最初听到的是更夫报时的铃声滴落在铜壶里发出的声音。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中秋节晚上的宁静景象,天空中的浮云被扫清,月亮高挂,显得格外明亮清晰,而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入秋爽气迥然别,此地冰轮何处无。
- 注释:随着秋天的到来,凉爽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舒适,这里的月光似乎没有什么地方是看不到的。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夜晚清新舒适的感受,同时指出在这个时刻,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月光。
- 共想姮娥依桂魄,独怜飞鹊绕庭梧。
- 注释:我们都在想象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正依偎在桂花树枝上,而我却独自怜爱那些在空中飞翔的鹊鸟围绕在庭院的梧桐树上。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不同感受和情感。一方面,他享受着月光的美丽,另一方面,他却更加关注自然界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状态。
- 西园饮散归来早,不用红纱照路隅。
- 注释:在西园喝完酒后早早地回到了家中,因为天已经亮了,所以不需要再用红色的纱巾来照明道路的角落。
- 赏析: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习惯以及他对生活的随和态度。他没有因为赏月而耽误回家的时间,而是选择早早返回家中,表明了他对于生活节奏的一种把控和从容不迫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