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冯似宗寿楼文昌的诗作。 维山四明,涵奇孕英。 这是描述四明山,其山水之美,如同孕育了英才。 或曰降神,为今甫申。 有人说这里是有神灵降临,是为现在的冯似宗寿楼文昌。 倬彼云汉,昭回其文。 那高高的云汉,照亮并指引着他们的道路。 凤鸣朝阳,决河昆仑。 凤凰在朝阳中振翅飞翔,像决开黄河和昆仑一样强大。 代天而言,粹其德音。 代天地而发言,传达出纯粹的声音。 补衮大手
诗句原文: 净几横琴晚寒,梅花落在弦间。 我欲清吟无句,转烦门外青山。 注释解释: - 净几横琴晚寒:在宁静的房间里,摆放着琴,窗外是傍晚时的寒冷景色。 - 梅花落在弦间:梅花的花瓣落在了琴弦上,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的和谐。 - 我欲清吟无句:诗人想要吟诵一首没有内容的诗,表达了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 转烦门外青山:外面的青山似乎在打扰他,让他更加烦躁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孔子及其思想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读和翻译: 大哉,大哉孔圣之言,哀乐相生不可见,倾耳听之不可闻。 注释:赞美孔子的话非常伟大,他的教诲充满了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只能倾听并感受到其深刻内涵。 不见乃真见,不闻乃真闻。子夏虽曰敢不承,实莫之承终于昏,误认有子为师道。 注释: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视觉或听觉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即使孔子的言论被人们接受
上邓宪生 维彼岷源,维深且长。 是为大江,润泽南方。 维江之东,有贤使者。 惠德似之,溥泽润下。 使者维公,有祖高密。 云台第一,流芳泌泌。 有孙维良,秉德正方。 天子曰于,寘彼周行。 古之遗直,亟辅予德。 疾风劲草,岁寒松柏。 乃眷西顾,金节畀之。 礼乐光华,亦王近畿。 钦哉祥刑,克宽克明。 民罹旱虐,焦劳发情。 民饥毋恐,惠泽方涌。 适兼郡符,民有天宠。 首白蠲租,宽博其模。 大公靡私
熙光 兢业初无蹊径,缉熙本有光明。 自觉自知自信,何思何虑何营。 镜里人情喜怒,空中云气纡萦。 孔训于仁用力,箕畴王道平平。 注释: 1. 兢业初无蹊径,缉熙本有光明:意思是说在事业上兢兢业业,没有捷径可走;在修养上缉熙光明,自有其内在的光明。 2. 自觉自知自信,何思何虑何营:意思是说要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的能力,不要过多地思考和考虑问题,也不要过于纠结于自己的私利和欲望。 3.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又添个、山青水绿。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不亦文辞雕琢。 注释:燕子的叫声和黄鹂的鸣声,杏树开花,春意盎然。然而为什么没有人去领会这美好的春光呢?这里又添上了青山绿水。这些景物虽然繁多,但却都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美景。然而面对这美景,却无法识得其中之妙。只能悠然自得地放任自己,不受任何束缚。这并非是文辞过于雕琢的原因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天地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和理解的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偶书:偶尔书写,即随手记录的意思。 2. 自古挑才扬:自古以来,选拔人才、宣扬才华。 3. 暨汉多书木:到了汉代,很多书籍是以木材制成的。 4. 才木虽不同:即使是木材制成,也有不同的材质和特性。 5. 一音贯吴蜀:一种声音就能贯通吴地(今苏州)和蜀地(今四川)。 6. 大道无异同:大道没有差异和不同。 7.
谒泰伯庙 三以天下让,先圣谓至德。 某也拜庙下,太息复太息。 三辞不难知,泰伯无人识。 胡为无得称,万象妙无极。 注释: 1. 谒泰伯庙:拜见泰伯的祠堂。 2. 三以天下让:指古代的三位圣贤(尧、舜、禹)曾三次放弃天下。 3. 先圣谓至德:圣人认为泰伯是最高尚的德行。 4. 某也拜庙下:诗人自称在泰伯庙下拜见。 5. 太息复太息:叹息不已。 6. 三辞不难知:多次推让而不被人理解。 7.
张时可惠示甲乙稿 凌晨带月上竹舆,荷君封送两卷书。朦胧未省何文字,中道晓色来徐徐。 译文:清晨,我在月光的照耀下踏上了去往竹舟的小径。感谢你的厚爱和赠礼,你给我送来了这两卷珍贵的书信。虽然有些迷茫,但当我在旅途中看到晨光渐渐明亮时,我似乎明白了这些书信中的内容。 注释:黎明时分,月亮高悬天空,我骑着竹轿沿着山间小径前行(凌晨)。我感激地接过了你赠送的礼物。 赏析:此诗为酬答友朋之赠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登山时所见的山水风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之情的诗。 首两句“处处青山人不识,步步踏著此岩石。”意思是说,虽然周围到处都是青山,但人们对此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山中还隐藏着如此奇妙美丽的岩石。诗人通过描绘这种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无知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山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妙妙妙妙不可言,可惜可惜大可惜。”则是对前面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与赞美。这里的“妙”字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