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伏蒙提举秘书郎中以留题县驿新篇封示恻隐惠爱之意自然著见可谓发情止义无愧古作道中不得即具申谢之仪夜还舍秉烛亟次崇韵庸见不敢虚辱大赐之诚非敢为文某惶恐敬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学如畎浍,纤流未距川。何如作难邑,衮衮膏火煎。”这是说,我的学问就像小溪一样,细水长流,还没有达到大河的水平。如果我能成为一个有困难的地方
【注释】 偶书:即兴诗。 无声之乐:指无声的乐曲,也暗指南北方的胡乐。 纯德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蜀汉的丞相,他的德行纯正高尚,故称“纯德”,又因为他精通儒家经典,所以称为“孔明”。 哀乐相生:哀和乐相互产生,相互转化,不能分别。 衾裘非燠(yù)箑(xiǎn)非凉:被子和衣服不是暖和的,扇子也不是凉爽的。衾是被子,裘是皮衣;箑是扇子。 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秋毫没有比泰山小的东西
【注释】中堂:厅堂。此景:此处景色。叠嶂:层峦迭嶂。穷林:深林密树。张翠幄:展开翠绿色的帷幕,形容树木繁茂,色彩青绿。云气:云雾。间出没:时而出现,时而隐没。绘画:作画。诗人如麻:诗人多,如麻丛。笔如椽:笔杆像椽木一样粗大。莫莫莫:不要不要,不要动笔。孔子明目尚不见:孔子视力虽好,但看不到如此美景。枉费精神去摸索:白白浪费精力去探索或研究。 【赏析】 “中堂此景亦不恶”
【注释】 君子:指有德的贤人。相与言:相互谈论、交流。昭然:明显、明白。物物:事事。妙莫宣:妙不可传,意谓微妙的道理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此:这、指前两句。妙:精妙、奥妙。觉:觉悟、明了。可传:能被后人理解、接受。非:不是。玄:深奥、神秘。风雨霜露:自然现象,常用以比喻教化。哀乐:悲哀和快乐,指人生经历的各种情感。先圣:指孔子及其弟子们。篇:文章、诗歌。 【赏析】 《偶书》是一首托物咏怀诗
以下是对《偶作·道心非动静,学者何难易》一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道心非动静: - 道心:指心中的至理或道德。 - 非动静:强调道德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而不是外在的动静变化。 2. 学者何难易: - 学者:指学习者或求知者。 - 难易:指学习的困难和容易程度。 - 诗人通过反问的形式提出,学问的学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反而应当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3. 痴云欲扫除: - 痴云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2句: - 登石鱼楼 - 描述一座楼,可能位于江边或湖边,便于观赏水景。 - 楼栏倚碧空 - 栏杆依偎在清澈的天空下,形容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第3、4句: - 绿树正摇风 - 绿树随风摇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 我独来从容 - 我独自来到这里,心情平静自在。 第5、6句: - 笑歌于其中 - 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我放声大笑并高歌
【注释】 丙子:宋朝哲宗时年号,宋徽宗时改元。偶书:偶然写下的诗。则然:这样罢了。衮衮(gǔn):繁忙的样子。变化:变化万千。离:指阴阳二气。坎、坤:指天地。乾、乾:指乾坤两仪。参错:交错纷杂。孰:谁。孰虚:谁是真的。孰实:是谁是虚假的。高:指上、前。下:指下、后。边:边际。靡:无一不。道:通“导”。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自己人生七十余载,碌碌无为,而感叹先圣孔子发愤忘食、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
乾道抚琴有作 萧萧指下生秋风,渐渐幽响飕寒空。月明夜气清入骨,何处仙佩摇丁东。 野鹤惊起舞,流水噎复鸣。一唱三叹意未已,幽幽话出太古情。 龙吟虎啸遽神怪,千山万壑风雨晦。海涛震荡林木响,乱撒金盘冰雹碎。 和气回春阳,缥缈孤鸾翔。三江五湖烟水阔,波声飋飋鸣渔榔。 悲猿临涧欲渡不敢渡,但闻涧下萧飒松风长。闲云曳碧落,势去还回薄。 神仙恍惚无定所,微吟似欲止所作。御风一笑归蓬瀛,犹有馀音绕寥廓。 注释
新年七十七,是虚不是实。 我心包太空,有无混然一。 比日腑脏作,示病而无疾。 凭栏拱翠峰,可咏不可诘。 注释: - “新年七十七”:指作者在新的一年里已经七十多岁了。 - “是虚不是实”:形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虽然年华已逝,但内心的充实和平静却是真实存在的。 - “我心包太空”: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宽广胸怀和深邃思考。 - “有无混然一”:形容作者对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自此滥觞至滔襄,毋惑怀玉不自知。 何思何虑心思灵,不识不知洞光明。 意萌微动雪沾水,泯然无际澄且清。 侍郎日用所自有,总是本原非左右。 举而措之于三山,的然民仰如父母。 鉴明水止烛丝釐,变化云为奇复奇。 斯妙可言不可思,矧可倾耳而听之。 然而皋禹尚兢业,不作好恶生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