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七十有六,随世名言则然。应酬衮衮万状,变化离坎坤乾。
人情曲折参错,动静多寡后先。孰有孰虚孰实,无高无下无边。
清明靡所不照,一语不可措焉。先圣为是发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岁年。

【注释】

丙子:宋朝哲宗时年号,宋徽宗时改元。偶书:偶然写下的诗。则然:这样罢了。衮衮(gǔn):繁忙的样子。变化:变化万千。离:指阴阳二气。坎、坤:指天地。乾、乾:指乾坤两仪。参错:交错纷杂。孰:谁。孰虚:谁是真的。孰实:是谁是虚假的。高:指上、前。下:指下、后。边:边际。靡:无一不。道:通“导”。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自己人生七十余载,碌碌无为,而感叹先圣孔子发愤忘食、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说:“行年七十有六,随世名言则然。”诗人说自己七十有六岁高龄了,一生庸庸碌碌,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只是随着世人说几句套话,就这样而已。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暗含着一种无奈和辛酸,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不满和悔恨之情。

中间四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应酬衮衮万状,变化离坎坤乾。”“应酬”即应付、应酬之意,这里指作者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得不周旋于各种场合,应对各种事务。“变化”是指世间的事物千变万化,无法预料。“离”指阴阳二气,“坎”、“坤”指天地。“离”与“坤”合起来就是“乾坤”,指宇宙万物。“乾”和“坎”合起来就是“八卦”,“乾”代表天,“坎”代表地。这两句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世事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他虽然努力应付各种事务,但仍然无法摆脱世事的束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情曲折参错,动静多寡后先。”“参错”是指交错复杂。“动静”指事物的运动状态。“多寡”指事物的多少或繁简程度。“后先”指先后顺序。这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人性的认识,认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纷繁复杂的,人们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参差不齐的。他承认自己无法改变这种状况,也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

“孰有孰虚孰实,无高无下无边。”“孰”意为谁,“虚实”是指真假。“高”指高尚、崇高。“下”指卑贱、低下。“无边”指没有边界、界限。这两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的问题。他认为人性既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假的一面;既高尚又卑贱;既崇高又低贱;既没有明确的边界,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既承认了人性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人性的真实面貌。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概之词,表达了他对先圣孔子的敬仰之情和自己的决心。“清明靡所不照,一语不可措焉。”“清明”意为清明公正、光明磊落。“靡所不照”是指无所不照,无所不能。这两句诗人用孔子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表明自己要以孔子为榜样,追求真理,光明磊落,决不妥协。

“先圣为是发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岁年。”“先圣”指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两句诗人以孔子为榜样,表示自己要像孔子那样发奋图强、刻苦学习,以期有所成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壮的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