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栏倚碧空,绿树正摇风。
我独来从容,笑歌于其中。
微凉吹我衣,碧袂纱玲珑。
诗成自长吟,宛转音和融。
此意无人会,只许清风同。
亦许空间云,悠然西又东。
亦许林间禽,幽啭声无踪。
亦许山间翁,笑语天机通。
前山对我吟,突兀青重重。
终日赓我歌,知音无瞽宗。
知音自古少,日月空临照。
天地终不秘,造化今未了。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2句:
- 登石鱼楼 - 描述一座楼,可能位于江边或湖边,便于观赏水景。
- 楼栏倚碧空 - 栏杆依偎在清澈的天空下,形容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第3、4句:
- 绿树正摇风 - 绿树随风摇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 我独来从容 - 我独自来到这里,心情平静自在。
第5、6句:
- 笑歌于其中 - 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我放声大笑并高歌,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自由。
- 微凉吹我衣 - 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爽感。
第7、8句:
- 碧袂纱玲珑 - 形容穿着轻薄透明衣裳的女子,如同碧玉般的袖子,玲珑剔透。
- 诗成自长吟 - 创作完成后,我自顾自地吟唱。
第9、10句:
- 宛转音和融 - 声音婉转柔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 此意无人会 - 这种意境是难以为人所理解的。
第11、12句:
- 只许清风同 - 只有清风与我相伴。
- 亦许空间云 - 也许天空中的云彩也是我的同伴。
第13、14句:
- 悠然西又东 - 我的思绪随时间或季节变化而变化,无拘无束。
- 亦许林间禽 - 或许树林中小鸟的叫声也是我的听众。
第15、16句:
- 亦许山间翁 - 或许山间的老翁是我的知音。
- 笑语天机通 - 他的笑声仿佛能洞察天机,意味深长。
第17、18句:
- 前山对我吟 - 前面的山峰好像也在对我吟诵。
- 突兀青重重 - 山峰陡峭,颜色浓翠重叠。
第19、20句:
- 终日赓我歌 - 整日里,我与它(即诗歌)共舞唱歌。
- 知音无瞽宗 - 真正的知音是难以寻找的,就像盲人无法分辨音乐一样。
第21、22句:
- 知音自古少 - 历史上真正能理解诗歌的人很少。
- 日月空临照 - 时光流逝,太阳和月亮只是静静地照耀。
第23、24句:
- 天地终不秘 - 天地之大,无法隐藏所有的秘密。
- 造化今未了 - 自然界的造化仍在继续,没有结束的时刻。
译文:
在这座名为“石鱼”的楼上,我可以倚靠在碧蓝的天空下,感受自然的清新。绿树轻轻摇曳着,为我带来微风的凉爽。我独自来到此处,心境平和,欢笑歌唱于这片美景之中。微风拂过,清凉的感觉让我忍不住轻轻摆动衣袖。当诗歌完成之时,我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这美妙的意境是其他人所无法理解的,只能让清风和我共同品味这份静谧。天空中飘浮的云朵,树林间欢快的鸟鸣声,以及山间老人那富有智慧的笑声,都是我的倾听者。前方的山峰似乎也在向我吟诵,它们高耸入云,颜色浓郁如画。整日与我共度的时光里,诗歌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没有知音。历史上能真正理解诗歌的人并不多见,就像阳光和月光那样默默照耀。天地间的秘密从未完全揭开,宇宙的自然造化也永远不会停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石鱼楼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诗意境界。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对“碧空”、“绿树”、“清风”、“白云”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悠闲。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知音稀少的感慨,表达了对孤独和寂静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