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题目为《祝猫》。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江上孤篷雪压时 - “江上”:指的是水边的江上,通常用来描绘江边的景色。 - “孤篷”:即一只单独的船篷,形容船只孤单地停泊在江上。 - “雪压”:表示冬天的雪覆盖着江面,增添了一种寒冷的氛围。 - 这一句通过描绘江上孤篷被雪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感觉。 第二句:每怀寒夜暖相依 - “每怀”
谢汪尚书见访 黄叶声中接锦鞯,添丁篱落怪相牵。 归来剩欲从僧话,正掩楞伽曝背眠。 【注释】: 谢汪尚书:指宋代诗人汪藻,字彦章。见访:被邀请来访。锦鞯(jiān):用金丝织成的车帷。楞伽:《楞伽经》的简称,佛教经典。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写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时在福州任福建提点刑狱公事的汪藻,因事被召回京城。 开头两句:“黄叶声中接锦鞯”,描写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黄叶飘零,锦鞯耀眼
注释: 1. 恰则黄昏雨便晴,夏夜。 2. 青塘迤逦尽蛙鸣。 3. 月明已在芭蕉上,犹有残檐点滴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夏夜。诗人在诗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美丽景象。 首句“恰则黄昏雨便晴”,描述了夕阳西下之后,天空中的云层渐渐散去,雨水也停止降落,天空逐渐变晴。这里的“恰则”表示恰好,“黄昏”指的是傍晚时分,“雨便晴”则意味着雨后的天空变得晴朗。 第二句“青塘迤逦尽蛙鸣”
注释: 平旦梅花冲破寒冷露出红艳,越香何止如水流向东方。 陈年的翠袖在新年里充满遗憾,全都融化在吹香和笑语中。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通过描绘梅花的美景,寓意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首句“平旦梅花破冷红”,用“破冷”来形容梅花在寒风中的坚韧,用“红”来描绘梅花的美丽。次句“越香何限水流东”,则进一步描绘梅花的香气如何远传,如同水流向东一样。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景
注释:希望与众多丑陋的人一起,终老于孟子的门前。 赏析:诗人在诗中以丑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与那些品行恶劣之人为伍,共同度过余生的愿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这首诗的译文是:萱草的叶子在雪色中显得格外翠绿,新芽像剪裁出来的那样整齐,枝头抽生如寒玉般的枝条上挂着金黄的花。 回到北堂时我回头望着,看到这美丽的花朵心里却很悲伤,但却又不得不痛恨这样的花,因为它让人联想到了离别的痛苦。 注释: - 萱草(Huangqing):一种植物,传说中可以忘忧。 - 侵凌:侵扰、侵袭。 - 绿剪:形容绿色鲜艳,如同剪刀剪出一般。 - 寒玉:指冬天的树枝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 朱门:红色的门,古代富贵人家的门。 一段好春:指春天的美景。 【赏析】 《偶题》是一首五绝诗,作者以“谁家”起笔,写诗人在静谧的深宅大院中闲坐的情景。诗人坐在庭院里,倚着朱红的大门,却不敢敲,怕打扰了这幽美的春光。接下来,诗人用一个问句引出对春光的赞美:“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这个问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诗人转向观察眼前的景色
【注释】 酒熟:指新酿的酒已经酿熟。醪,甜酒。螯:螃蟹。寒山、广骚:指《楚辞·九辩》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淮南子·原道训》中的“悲哉于怀!吾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之先几。独愤积而不已兮,是以有贤人之叹息!” 豆花:指豆苗。篱下:指篱笆边。竹梢:指竹子的顶端。争高:争高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了新酒的酿造过程之后,进而赞美了豆花的生机勃勃
注释:家住在鄱阳城的一个小山洞里,经过一年的时间仍然没有烹制出美味的鲤鱼。多少次看到鹊喜的消息却没有收到,我吹灭了灯花独自入睡。 赏析:这首《遣家书》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鄱阳小山中孤独生活的情景。前两句写自己的住所,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金蕉叶:用金箔装饰的叶子。 别后黄昏:离别之后,黄昏时。 燕子楼: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的胥门附近,相传是王士美与妓女李香君相会的地方。 年年:每年的。 寒鸦:乌鸦。 【赏析】 《采桑子》词中多写伤春、悲秋之情,这首词也不例外,但所抒发的却是别情之苦。全词写别后的相思之苦,情景交融,凄婉动人。上片写佳人劝酒,下片写佳人相思,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一片深情。 上阕开头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