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臣
西江月 四壁空围恨玉,十香浅捻啼绡。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 别后钗分燕股,病馀镜减鸾腰。蛮江豆蔻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 注释: 1. 四壁空围恨玉:形容室内空空荡荡,充满了遗憾和哀愁。 2. 十香浅捻啼绡:形容香气袅绕在手指间的啼绡上,给人一种温柔而哀怨的感觉。 3. 殷云度雨:形容乌云密布,雨水纷纷而下的景象。 4. 井桐凋:井边的梧桐树开始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人事的变迁。 5.
清修岭 丧胆岩上人,怖死岩下人。 周道自砥直,何枉不问津。 人生贵适意,毋容矫吾真。 渊明兀余年,漉酒乃一巾。 注释: 清修岭:指位于中国湖南省的岳麓山,因山势秀丽、环境幽静而得此名。 丧胆岩上人:丧胆岩位于清修岭之上,是一处险峻的山峰,攀登者往往心生恐惧。上人在这里指那些登山的人,他们面对险峻的山势,心中难免产生恐惧之情。 怖死岩下人:岩下之人则指山下的居民。他们生活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芳草复芳草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 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 日暮天寒吹属玉, 蛮江豆蔻重重绿。 【注释】 芳草复芳草:指草木茂盛,春天的景色依旧,反衬人的孤单寂寞。 孤:孤独。倚:依靠、依傍。楼:高楼。 明月复明月:指明亮的月光照在江面,也照在离乡的人的身上,更衬托出他的孤单和思念之情。 此恨讵(jù)相知:这一片愁怨究竟谁能懂得。讵:难道。 属玉:即“属玉声”
感旧 三十六陂春水绿,四十九年人事非。 杨子江头永嘉后,吴侬荡桨北人稀。 注释: - 三十六陂春水绿:指春天时,杨子江边的三十六个湖泊中的水面呈现出碧绿色,生机盎然。 - 四十九年人事非:形容过去的四十九年间,世事已变,人事已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杨子江头永嘉后:指杨子江南岸,即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附近,这里曾是东晋时期的政治中心。 - 吴侬荡桨北人稀
过临平 儿时曾忆此登临,细说穷途有述征。 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静过临平。 注释 1. 儿时曾忆此登临:回忆童年时期曾经攀登此地,并详细叙述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2. 细说穷途有述征: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寻求真理的探索过程。 3. 四十九年蘧伯玉:形容自己已经经历了四十九年的人生,如同蘧伯玉(古代贤者)一般,经历风霜岁月仍保持高洁。 4. 月明人静过临平:在月光皎洁、人声宁静的时刻,度过平静的时光。
【注释】 过西溪:经过溪边的西面小径。罨画(yǎn huà):指绘画,这里指画上的花鸟画。层波蕙草:指画中的荷花和草丛。冷云客雁:指画上飞过的雁群。两回皇:两次飞翔。皇,指天空。梅花到得吹成雪:指画上的梅花被风吹落,如同飘落的雪花。尽是清愁不是香:所有的都是淡淡的忧愁,没有清香的气息。【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水墨山水画。诗人以“过西溪”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 ①失调名:即调弄乐器。②豆花篱下过:指春日里在篱笆边经过时,看到盛开的豆花。 ③好风:指和煦的春风。④独自立多时:指独自一人站立良久。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致和作者的情感。上片写在春日篱笆下欣赏豆花,突然被一阵春风所吹动的情景;下片写自己因被风吹得心神不宁,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全词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注释:我到京城后,英上人是否还会迎请张禄;越过边境时,又何尝使用过李冰治水的故事。在元鼎年间,看蛙的胜负就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大槐树的人和蚁虫连在一起,都显得渺小。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描绘了英上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以“之秦剩肯迎张禄”为开头,暗示了英上人在京城中的影响力,以及他可能带来的繁荣景象。“踏越何曾用计然”则表达了诗人对英上人治理边疆的赞美
【注释】 五都——指京城,即汴梁。一何绮——多么华美。歌管——歌舞妓乐声。政繁会——政事繁忙。眷我友明月——怀念友人的明月。援琴写秋濑——弹琴吟诗。秋濑:秋天的急流。何言——何尝。昃离后——离别之后。藜——豆科植物。稗(bài)——一年生草本植物。蔽——遮蔽。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时诗人在京师任太常博士。蒋弋阳公,指好友张先。 开头四句写景抒情
【解析】 此题考核名句默写与赏析,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提示,又要结合诗歌内容,根据情景来作答。“颓”是“衰败、衰老”之意;“万里意”即“万里情”。 【答案】 书情奉寄蒋弋阳公 (衰)年去堂堂,白发新种种。 崎岖造化久,败屦常决踵。 从来万里意,不料乘崄恐。 未羡乘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