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祜
【注释】造物:指自然和天。化外:即“化内”,指中原,泛指中国。何事:为何。英雄:指有作为的政治家。隆中: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之处,在今湖北襄阳西。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写天地造化之无穷,不偏不倚,无所偏爱;次句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典故,表明英雄豪杰出人意表,自有其非凡之处;后两句写英雄豪杰出世时,天下尚未统一,而英雄豪杰却早已名垂青史,成为后世景仰的人物
注释: 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译文: 天空开始暗下来,云层有如千里远。 雨洗尽了秋空的明月,分外明亮清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之感
其二十六 隔着云层烽火连天的战地,山河依旧是旧日模样。 遍地列着军旗,仿佛雨露滋润的大地。
注释翻译:中原(指中原地区)一发,即“一旦”之意,表示时间。天涯梦,指远离朝廷的异域之梦。元祐孤臣,指的是苏轼贬谪期间在杭州的孤臣形象,因元佑年间被贬到杭州,故称“元祐孤臣”。海外归,指被贬到海南岛后,最终回到京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从贬谪至海外归来的情感历程。首句“中原一发天涯梦”,以“一发”形容时间的飞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朝廷的深切思念之情。次句“元祐孤臣海外归”,则直接点明了主题
【注释】 天地:指宇宙。浮萍:浮在水面的浮萍。云聚散:喻指人世间的聚合和离散。罨画:绘有山水画。西东:方位词,这里指日月运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全诗用“浮萍”和“云聚散”作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生的聚散离合,以及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注释: 元祐:指北宋神宗时期的年号。儋:地名,今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北部。翁:人称老年男子的词类活用。过此:度过这个时期。 赏析: 首联是说:不知现在已是元丰元年了;感慨想当年儋州老人已经度过这个时期。元丰元年为公元1086年,诗人此时已年近半百,感叹自己尚处在人生的早春,与已逝去的春天相去甚远。“元祐”即神宗的年号,神宗在位共10年,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至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
注释:飞雨阻隔了我心头的愁绪,横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残灯下的梦。 赏析: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对着窗户吹奏横笛时所创作的诗作之一。首句“飞雨隔愁横笛后”,以飞雨为引子,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对愁绪的深深困扰和无法摆脱的困境。次句“残灯照梦落花前”,又通过描绘一幅落花飘零、残灯孤影的画面来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以飞雨、横笛、落花等意象为载体,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注释:看着夜晚的月亮在翻过之后重新照耀,我梦到前生的地方已经不同。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夜晚月照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看到了后夜的月亮,想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家乡),而如今他已经离开故乡,无法回到那里。因此,他只能借助于月光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注释】: 梦犹平昔醒来别,忆到儿童事转长。 梦中依旧像以前那样,醒来以后却感到离别的悲伤。回忆那些童年的事情越久越觉得长。 译文: 梦里依然像以前那样,醒来后就感到离别的哀伤。想起儿时的事情越来越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怀念逝去的亲人或故友之作。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亡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失落感。诗人通过“梦犹平昔醒来别
【译文】 江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昔日的梦想已成空。风雨中的黄华太古的心依然如此。 【注释】 江山:指祖国。 落日:太阳落下时。 朝梦:指从前的梦想。 风雨黄华太古心:黄华即黄花,古人常以花代指人,这里的“太古”是上古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志坚贞不移。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的诗作。首句写诗人在夕阳西下时分,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千;二句则是说,即使历经千难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