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嗣宗
【注释】颂古:指佛教中颂赞佛祖功德的诗歌。颂古二十六首,是唐代僧人贯休所创作的一首长篇颂佛诗,共26首,每句四字韵脚,押韵平仄通协,其内容多颂扬佛陀功德,以表达对佛法的信仰。 生死既不可求(生:出生,死:去世) 根尘万病俱休(根尘:即五阴烦恼,五阴烦恼是佛教术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感受。万病:指一切烦恼。俱休:皆休止,皆消除。) 从此俱空独露(俱:全部,全部都;空:无,没有;独露
【注释】颂古:赞颂古代之事。乌龟三眼红如火,角麒麟快似锥:形容龟和麒麟的形态奇特,生动传神。南赡部:指中国南方地区。土宿夜游南赡部:即指星宿名“土”,夜间在南方天空运行。泥牛脚下火星飞舞:形容星星的闪烁。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绘乌龟、麒麟、星星等物象,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赞美之情。首句写龟、麟二物,虽不属古人,然古人常以之喻贤能之士。次句以麟之形,比喻贤臣之才略。“快似锥”言其锐利也
注释: 万仞峰前握手时,清歌一曲少人知。 但见瞎驴惊宇宙,不知法眼付传谁。 译文: 在万仞峰前的山脚下,两人紧紧握手。他们的歌声清澈而优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只见一头瞎驴闯入了宇宙,却不知道是谁的法眼传授给了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首句“万仞峰前握手时”,以“握手”为引子,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注释】颂古:本指古代的赞颂之词。此处指对古人事迹的回忆和评论。落节:指事物衰败、终结。当:面对。渠:他,指诗人自己。痒处搔:指抓住要害之处加以惩治。雪里:雪中。鹭鸶:水鸟,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湿地。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的诗。诗中的“毒手”指的是奸臣,“当渠痒处搔”意谓在奸臣得意时进行打击。全诗写景抒情,通过描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奸臣的不满和对正义力量的歌颂
注释:一支强大的军队侵犯了国境边界,扬起的烟尘使得道路变得堵塞,人们无法通行。 国家的安定需要有像张良这样的贤士在,在城头吹响号角,唱起了楚国的歌曲。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颂古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壮丽的战争场景,歌颂了古代英雄豪杰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深深祝愿。 "一路雄兵犯界河,烟尘塞路绝人过。"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正在侵略国境边界的情景。
【解析】 此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诗句的翻译,又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重点词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及手法技巧。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千年石虎产麒麟”,“千年”形容时间久远;“石虎”是传说中的神兽,传说中生在山石之上,能吼叫;“麒麟”指麒麟阁
诗句原文: 石里藏金谁辨别,游人但见藓痕斑。 却被石人窥得破,铁船载入洞庭山。 注释: - 石里藏金谁辨别,游人但见藓痕斑。这句话意味着在石头中隐藏的金子,即使是游人也很难辨认出来,只能看到石头表面长满了藓迹。 - 却被石人窥得破,铁船载入洞庭山。这句话表明,经过一些细心观察和努力,那些善于发现的人终于找到了石头的秘密,并用铁船将金子运送到了洞庭山。 译文: - 在古老的石头里隐藏着金子
颂古二十六首其十 象外横该宇宙身,圣凡极尽不容尘。 衲僧意气合如此,当场谁是夺标人。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尽头,而人类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终将消逝。因此,他主张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第三句“衲僧意气合如此”中的“衲僧”指的是出家人,也就是和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和尚们具有超脱尘世、不受世俗束缚的精神风貌
注释:婆婆不在五台山,平地行人作易难。 蓦直坦然今古路,区区却过赵州关。 译文:婆婆不在那里的五台山,平地行走却觉得道路崎岖困难。 平坦而宽广的路途让世人感到安心,但那些狭窄曲折的地方让人感到困扰。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五台山和平原上的道路,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心态。在五台山这样的高处,人们往往能够看到更广阔的视野
【译文】 妙净明心,一句全真。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舒肝沥胆,照彻古今。 个中如不昧,遍界是黄金。 【注释】 妙净明心:形容心灵纯净,明澈透明。 句:这里指的是佛经中的一句话。 全真:完全真实的意思。 山河大地:这里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日月星辰:指天上的星星。 舒肝沥胆:形容心情开朗,无所顾忌。 照彻古今:形容智慧的光芒照亮了过去和未来。 个中如不昧:内心没有杂念。 遍界是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