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上京杂诗十首》中的第二首,全诗为: 省方绳祖武,清暑顺天时。 法从严番直,周庐肃羽仪。 𣰽毹驼背展,匼匝马头垂。 惟有都人士,长望雨露私。 逐句注释如下: - 省方绳祖武:意为巡视地方是为了遵循先祖的传统和规矩。 - 清暑顺天时:意为在炎热的夏季,顺应自然的节气。 - 法从严番直:意为法律严格公正,如同西域的法令一样。 - 周庐肃羽仪:意为周围的房屋都十分整洁
注释: 百日开名宴,崇班列上公。 马鸣金騕袅,冠耀玉玲珑。 合乐咸韶奏,群羞水陆丰。 林林应述职,能继古人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京城宴会的诗。首两句“百日开名宴,崇班列上公”,描绘了宴会的规模和参与者的身份地位。接着四句“马鸣金騕袅,冠耀玉玲珑。合乐咸韶奏,群羞水陆丰”,则具体描述了宴会的场景和食物。最后两句“林林应述职,能继古人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宴会的感慨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
三垤何崇崇,遥直都门北。 天肃烟岚青,野迥露草白。 紫气千里临,蜺旌拂秋色。 文武迨耄倪,抃舞拜路侧。 万羊肉如陵,万瓮酒如泽。 国家富四海,于以著功德。 诘朝御大明,湛露春拍拍。 箫韶殷九天,欢声溢逵陌。 非才忝扈从,所职陈典则。 皇基奠泰山,亿兆究安宅
巍巍百尺台,荡荡昌平原。 隆隆镇天府,奕奕环星垣。 居庸亘北纪,隩区敛全燕。 苍龙在蟠拿,白虎右踞蹲。 斯名岂易得,天以遗吾元。 明明传正统,圣子及神孙。 巡归遂驻跸,衣冠照乾坤。 山川皆改容,草木亦被恩。 章华民力竭,柏梁侈心存。 岂若因自然,张设一旦昏。 雄伟国势重,简俭邦本敦。 年年举盛典,宫中奏云门
出关复入关,五见月上弦。 草木虽未霜,寒风已凄然。 厓路何纡萦,叠嶂横中天。 上有太古石,下有无底泉。 幽致良足嘉,万雷柰喧阗。 驯象宝辔鸣,紫驼锦幪鲜。 铁骑簇云队,黄屋循星躔。 时巡谧风俗,执法恭后先。 达官国同休,拔宅如登仙。 细民终岁劳,输转日忧煎。 苦乐殊云泥,使我中心悁。 偶经岩谷胜,复忆江湖壖。 升高望白云,楚天浩无边。 王师未休息,敢赋归来篇
昔人多种榆,今人惟种柳。 坚脆虽不同,气尽同一朽。 此地名榆林,自汉相传旧。 但见柳青青,夹路忘炎昼。 行旅苏汗暍,车骑藉阴覆。 培植将百年,柯叶日滋茂。 驿亭当要冲,人烟纷辐辏。 崇山峙东西,步障明锦绣。 辇路中平平,形胜信天授。 宛如道衡庐,中流望云岫。 初夏别都城,攀条集亲友。 兹还秋将中,凉飙满衣袖。 物态有变容,岁月如反手。 不问柳与榆,生意要悠久
山风日多寒,近燕苦秋阳。 怀来虽小县,肇置自李唐。 泉甘沙井冽,桥古川流长。 重冈相抱环,远山势低昂。 銮舆岁西还,倾朝迎道傍。 蟠桃百宝盘,敬上万年觞。 三登调玉烛,群黎乐康庄。 吾皇仁圣君,动必循彝章。 宵旰贻近忧,苗顽尚跳梁。 所赖根本固,忍此枝叶伤。 思见万邦宁,野无遗贤良
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川原西成饶,景物娱征晨。 登顿未及晡,修岭忽前陈。 乱石森礧礧,浊流奔沄沄。 斗崖鸣澒洞,险径缘鄂龈。 园林暗回堤,峰巘排秋旻。 海鹏奋凌风,江蛟歘乘云。 鸡鸣俗语传,世远昧所因。 招提据危巅,略物横天津。 睥睨穷豪芒,翕忽丛鬼神。 六龙行中天,壮观齐昆崙。 造设开辟先,显耀当兹辰。 垂髫耳已熟,华巅目方亲。 甚欲恣冥搜,赤日昏黄尘。 纪胜犹挂漏,观风能宣旬
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 冰霜四时凛,星斗咫尺攀。 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 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 坳垤草披拂,崎岖石巑岏。 轮蹄纷杂遝,我马习以安。 恍然九天上,熙熙俯人寰。 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停鞭履平地,回首势望尊。 绵衣遂顿减,长途汗流鞯。 亭柳荫古道,园果登御筵。 境虽居庸北,物色幽蓟前。 始悟一岭隔,气候殊寒暄。 小邑名宣平,相距两舍间。 牛羊岁蕃息,土沃农事专。
我行已旬浃,所历皆朔漠。 兴和号上郡,陂陀具城郭。 滦阳界东履,汾晋直西略。 提封广以遐,编氓半土著。 连甍结贾区,层楼瞰寥廓。 要会称雄丽,势压诸部落。 兴王远垂裕,百载承制作。 北巡必西还,远儗东邑洛。 供亿颇浩繁,抚循在恭恪。 四邻慎备虞,三辅严寄托。 贤愚不同调,虫沙与猿鹤。 长愿四海清,汉仪岁辉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