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昉
【注释】 七十二候: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每季三个月。因四季各十二月,故称七十二候。环催:指日月运行的周期性。葭灰:《易·乾·彖传》:“大亨贞,利建侯。”孔颖达疏:“冬至日用一阳生,至小寒用一阴消,至大寒用一阳复,至立春用一阴消,至雨水用一阳复,至惊蛰用一阴消,至谷雨用一阳复。”又《春秋繁露·阴阳五行》:“冬至之日短于春分,故曰‘葭灰’。”玉琯:玉制计时器。重飞:谓时间循环往复
诗句原文: 吴姬鬓拥双鸦,玉人梦里归家。风弄虚檐铁马,天高露下,月明丹桂生华。 译文: 在冬日的夜晚,吴地的女子们梳着高耸的发髻,如同黑色的乌鸦,而美丽的女子则在梦中回到了家中。风吹动着空荡的屋檐下的铁马,天空高远,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丹桂树,使其更加繁盛。 注释: - 吴姬:指的是吴地的女子。 - 鬓拥:形容女子的头发紧致而美丽。 - 双鸦:这里比喻女子的鬓发浓密且颜色黑如乌鸦。 - 玉人
【注释】 夹城:古代宫城外的一道墙,即宫城之南墙。 飘香:指夹城的柳枝随风摇曳,飘散出阵阵清香。 扫蛾云髻(yù é yún jì):形容女子梳理好头发,云鬓高耸,如扫去眉毛上蛾眉一般。云髻,古代妇女发式的一种。 落尽梨花:指春天将尽,梨花已经凋零殆尽。 柔肠:喻指愁思缠绵。 【赏析】 《十二月乐词》是北宋张先创作的一组词,共12首,每首词都以一个季节为主题。这首词描写了春末时节,落花满地
. 疏疏拂柳生裁: - 疏疏:稀疏、轻柔的样子。拂柳生裁,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柳枝,柳条轻轻摇曳的画面。 2. 炎炎红镜初开: - 炎炎:形容夏天天气炎热。红镜初开,比喻夏日阳光如红色的镜子一样明媚灿烂。 3. 暑困天低寡色: - 暑困:夏天的炎热让人感到疲倦无力。天低寡色,形容夏日天空阴沉,缺乏生气。 4. 火轮飞盖,晖晖日上蓬莱: - 火轮:指太阳,这里用“火轮”来形容太阳的明亮和热烈
【诗词】 十二月乐词 高城回冷严光,白天碎堕琼芳。高饮挝钟日赏,流苏金帐,琐窗睡杀鸳鸯。 【注解】 1. 高城:指高峻的城墙。 2. 回冷严光:形容冬天的寒冷。 3. 碎堕琼芳:形容雪落在地上像碎玉一样。 4. 高饮:指喝得醉醺醺的样子。 5. 挝钟:敲击钟鼓的声音。 6. 日赏:一天之内的赏赐。 7. 流苏金帐:用流苏装饰的金质帐子。 8. 琐窗:小窗户。 9. 琐窗睡杀鸳鸯:形容人睡得非常熟
【注释】: 1. 十二月乐词:古代乐曲名,以十二月为名,内容多是描写冬景、雪景等。 2. 洒洒(sǎ)生红:形容日光灿烂。 3. 琼葩(pá花):美玉和鲜花,此处指梅花。碎碎迷空:形容花瓣纷纷飘落,好像被风吹散了一般。 4. 寒夜漫漫漏永:形容深夜寒冷,时间过得很慢。串销金凤:形容灯烛闪烁,像金凤凰在飞翔。 5. 兽炉香霭春融:形容炉中燃烧的兽形香炉散发出的香气,让人感觉春天的气息融化开来。
诗句释义: 玉壶银箭难倾,缸花凝笑幽明。霜碎虚庭月冷,绣帏人静,夜长鸳梦难成。 译文: 冬天的夜晚,寒气逼人,银箭难以倒出清澈的酒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院子里的花静静地开放,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月光洒在庭院中,显得格外清冷,仿佛能听到雪花落在地面上的声音。屋内的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着那个美丽的瞬间。然而,时间却过得如此漫长,使得梦中的鸳鸟也难以成双。 赏析:
注释: 1. 香雨:细雨。 2. 青氛:淡青色的云气。 3. 金塘:金色池塘,泛指池塘。 4. 蘋:一种水生植物,浮萍。 5. 数点残芳:几朵凋零的花朵飘落到了水面。 6. 堕粉:花落水间,花瓣飘散如粉末。 7. 绿莎:绿色沙地。 8. 空照:月光照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通过对雨后池塘、落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面。 首句“依微香雨青氛”
【注释】 珑璁(lóng cōng):玉饰。 金井:铜制的井,多用为宫室中的井。 月坠茎寒露涌:月亮坠落,花茎上寒露涌动。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宫名。 方池:方形水池,也指池塘。冷悴:形容冷清、萧瑟。 【赏析】 《十二月乐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之一。此诗写冬晨景致,渲染了凄寂寒冷气氛。诗中运用“鸡鸣”、“鸦啼”和“月坠”,以及“露涌”、“芙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静夜思妇图
注释: 沿华水汲青尊,含风轻縠虚门。舞困腮融汗粉,翠罗香润,鸳鸯扇织回文。 沿着华水的岸边去汲水,带着春风轻拂着轻盈的门扉。舞得累了脸颊融化了汗水,用翠罗香润的扇子轻轻扇动。扇子的图案是鸳鸯和回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舞蹈的词作。词人从女子的动作、表情、服饰等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女子的舞姿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女子舞蹈技艺的高度赞美。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