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
赋鹤骨笛 云沉碧海葬飞仙,乐府新裁紫玉员。 律吕相和依象管,雌雄犹似唳芝田。 老蛟夜舞君山月,采凤春游嶰谷烟。 想是好奇心独苦,琵琶昨日购鹍弦。 注释: 1. 赋鹤骨笛:以鹤骨为笛的材质,制作成笛子来吹奏音乐。 2. 云沉碧海葬飞仙:比喻笛音高远,如同仙人在云端下葬。 3. 乐府新裁紫玉员:指笛子的音色清脆优美,宛如紫玉般晶莹剔透。 4. 律吕相和依象管:指笛音与律吕和谐地配合在一起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奎的深厚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我爱王家之二难 - 注释:这里的“王家”可能代指王奎,因为王姓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姓氏之一。"二难"可能是对王氏兄弟中某一人的特殊称呼或者昵称。 2. 越罗裁剪春衫宽 - 注释:“越罗”是一种质地轻柔、色彩鲜亮的丝织品,常用于制作衣物。“裁剪”指的是根据尺寸进行剪裁。“春衫宽”表明衣服宽大舒适,适合春天穿着。 3.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体诗内容的理解、鉴赏。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还要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玉关门”是地名,“班司马”是官职名;“白发”是年龄,指袁茂才年纪老了。“绝域功名空老大,少年乡国自风流”意思是:在边塞上,虽然有战功,但是岁月已过半,头发已经全白,功名也早已失去了意义,只有年少时的故乡和祖国才是真正值得怀念的
鸣佩天阶委碧莎, 雪消太液涨晴波。 玉盘露浥仙人掌, 宫锦花添织女梭。 王子问安回辇近, 儒臣进讲赐金多。 明朝引见狒狼使, 乐府新传《天马歌》。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词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鸣佩天阶委碧莎: - “鸣佩”指的是佩戴的玉佩发出的声音。 - “天阶”指的是皇宫中的台阶,常用以比喻高处或重要的地方。 - “委碧莎”意指玉佩落在碧绿的莎草上。 2. 雪消太液涨晴波: -
【解析】 “山馆前宵忽梦君”:诗人在山上的书房,夜深人静时突然梦见了友人。 “纻衣如雪照晴云”:友人穿着白色的纻衣如同雪花一样明亮,映照着晴朗天空中的白云。 “门前种菊开三径”:在门前的菊花盛开,开出三条道路。 “壁上题诗写八分”:墙上的诗写得潦草,只占了一半。 “酒浪红深倾琥珀,剑台翠涩绣龙纹”:杯中的美酒颜色深沉,仿佛倾倒了一块琥珀;剑台上的剑柄翠绿而湿润,上面刻着龙形图案。
城上觚棱雾霭迷,角声吹彻鼓声齐。 云生水殿龙常现,月满官松鹤并栖。 风俗元存中国旧,天文并拱北辰低。 倚楼欲问通霄路,谁借青云百尺梯。 诗句释义 1. 城上:指京城或某个城市。“觚棱”通常指的是古代宫廷建筑中用于装饰的方形柱子,这里用来形象化地描述城市的宏伟。雾霭迷:形容雾气弥漫,使人看不清楚前方的情景,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2. 角声:指古代军中的号角声,这里泛指军队的声音
浩荡天风驾海航,忍受从儿女问耕桑。 珠联鱼目知谁识,剑吐龙光不自藏。 司马倦游曾建节,买臣归去密怀章。 只今岂是无词赋,材俊中朝少荐扬。 注释: 1. 浩荡天风驾海航:形容气势宏大,如乘着风浪在海上航行。 2. 忍从儿女问耕桑:不忍心放弃儿女们的生活,让他们去问耕桑(耕种和收割庄稼)。这里指的是诗人不忍心离开自己的家园,去追求功名利禄,过上儿女们的生活。 3. 珠联鱼目知谁识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秋来思友之情。 第一句:秋天来临,最让我怀念的是孙文学。诗人在思念友人的同时,还不忘对友人的关切。 第二句:无数只黄鸡在啄食黍子,吃得很肥壮。“黄鸡”即公鸡。这句诗是说朋友相聚时的情景。 第三四句:酒席宴开,我一定要邀请弟弟们一起喝酒;看中菊,应当少一个回去的。这两句写送别。这里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离别时的情形描绘得更为具体而真切。 第五六句:苍龙出峡,雨先到
万里驱车入帝关,十年栖息一枝安。 承恩数对麒麟殿,却老何资龙虎丹。 金水涨波融雪尽,碧桃分蕊到春阑。 江南却忆看红药,纨扇罗衣不识寒。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万里驱车入帝关:形容旅途遥远而艰难,如同进入皇帝的都关一般。"万里"指的是距离之远,"驱车"则描述了旅行的方式,"入帝关"则是比喻进入重要的或权力的中心。 2. 十年栖息一枝安:"栖息"意味着停留或居住
诗句释义: 清明时节,轻烟散去,柳枝斜斜,宫中的树木深沉,点缀着白色的鸟儿。 译文: 清明时节,轻烟散去,柳树弯曲,宫树上沉甸甸的点点白鸦。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如同细雨般轻柔地落在帘幕上,北风呼啸而过,带着沙尘,吹打在我的脸上。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郭钰的《和虞学士春兴八首(其六)》中的一句。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