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注释】: 漫成四十二首其十一:这是作者《漫成四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春日景象。 晴日穿花暖似烘:阳光照耀着花朵,温暖如烘焙。 风檐微动玉丁冬:微风吹拂着屋檐,发出清脆的丁冬响声。 山童睡起心无事:山里的童子睡醒之后,心境宁静,无欲无求。 斫得筇枝补鹤笼:《庄子·外物》中说:“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注释】 谩成:漫然创作,随意吟哦。湖水平:湖面平静如镜。螮蝀(yù jiāo):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可入药。采莲:采莲子的习俗。十里柳堤:指长长的柳堤,十里长堤上杨柳垂挂下来,柳絮纷飞。蝉乱鸣:形容柳树丛中蝉声嘈杂。 【赏析】 《漫兴》共有四十二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二首。此诗以“湖平”起兴,点明题意;然后写景,云散雨歇,湖光山色,皆显清新。最后用舟子采莲、蝉鸣十里来收束全篇,意境幽深,耐人寻味。
【注释】 1. 谩成:徒然写成。2. 四十二:虚数,形容数量之多。3. 戒新寒:《礼记·月令》:“季夏六月,小暑、大暑,……禁举大火,行冬令,则寒气时发,民多疾病的。”4. 枫林叶已丹:指秋天的景色。5. 闲门:空寂的门,这里指作者隐居的地方。6. 白鸥飞去又飞还:指诗人与友人的交往。白鸥:一种水鸟,常在水面上盘旋飞翔。7. 赏析: 【译文】 北风小雨告诫着寒冷,隔水远眺枫树林叶已经变红
诗句释义:缘溪路滑蹇驴迟,水色山光总入诗。 译文:沿溪而行时,道路滑溜,我的驴子走得很慢,但那美丽的山水景色都映入我眼中。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溪边行走时所见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注释】 燕山楚水:指燕赵地区,楚地。为客:做客。霜砧(zhēn砧):用杵捣白米的木棒,这里指砧声。月明:指月光皎洁。新愁:新的哀愁。怕新雁:因为秋天到来,大雁南归。两三声:几声。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洛阳时写的。他写诗的目的在于“以适意为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首诗就是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直陈其事:“燕山楚水曾为客,惯听霜砧捣月明
惯见升平春复秋,分明往事昔年游。 西林桥外青山色,几度夕阳人白头。 注释解析: - 惯见升平: 指经常见到国家太平无事的景象。 - 春复秋: 春天和秋天的循环交替。 - 分明往事: 清楚记得过去的事情。 - 昔年游: 过去的旅游经历。 - 西林桥外: 西湖边一座古桥的名字。 - 青山色: 山的颜色,这里指的是青山。 - 几度夕阳: 多少次看着夕阳落下。 - 人白头: 人开始变老。 赏析:
“径曲交加锁竹阴,不教宠辱到林扃”: 这句诗的意思是曲折的小径两旁长满了竹子,没有人能够进入林子深处。这里的“径”和“竹阴”暗示了这是一个幽静的场所,而“不教宠辱到林扃”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 “心闲莫道浑无事,粉落松花污鹤翎”: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闲暇之余欣赏着松花飘落的场景。然而,这种宁静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忧虑或不安的情绪
注释: 参天杨柳亲手种,一院西风户牖开。 这首诗的首句是“参天杨柳手亲栽”,意思是说诗人亲手种植了参天的杨柳树。这里的“参天”形容树木高大,“杨柳手亲栽”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棵杨树的呵护和爱护之情。 第二句是“一院西风户牖开”,意思是在秋天,院子里的门窗敞开,迎接着阵阵西风。这里的“一院”指的是整个院子,“西风”则是指秋天的凉爽之风,而“户牖开”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打开门窗迎接秋风的场景。
【注释】: 谩成四十二首:漫成了四十多首。 其五:这是其中的第五首,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 紫芋:紫皮的芋子,即芋头。 细凝酥:细腻如酥。 旋拨寒灰出地炉:迅速用火把地炉里的余烬拨开,生起火来。 惭愧邻家新酒熟:感到对不起人家,因为我来了,他们才能把酒准备好。惭愧的意思是说对不起别人。 客来酤得满葫芦:客人来时,我买了满满的一葫芦酒给他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冬日农家的生活情趣
槐阴满院喧巢鸦,蜜房香老蜂趁衙。 注释1:喧:喧闹。衙:衙门。 译文:院子里槐树的阴凉下聚集了一群吵闹的乌鸦,蜜蜂在花蕊之间忙碌着采集花蜜,而黄蜂则趁着好天气出门去捕食。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槐阴满院喧巢鸦”,以鸟鸣声为引子,描绘出一片繁忙的春日景象。第二句“蜜房香老蜂趁衙”,则进一步细化了画面,将蜜蜂、黄蜂与蜜房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