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春阴淡荡归帆急,叠嶂层峦凝空碧。 知是夜来风雨深,村外野桥低二尺。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春阴淡荡”:描述春天的天气阴沉而缓慢,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感觉。 2. “归帆急”:描绘了一幅归家的船只在春天的微风中迅速前进的景象,增添了旅途的急迫感。 3. “叠嶂层峦”:使用叠字强调山势的连绵不绝,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层次感和壮观。 4. “凝空碧”
注释:园丁精心培育的花木,如同精巧的杯碗器皿;万紫千红簇拥在一起,宛如锦绣般的盛宴。我折了一颗青梅小如豆般大小,献给园丁以表示感谢,但他却索要赏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园时的场景,展现了园丁对花朵和树木的精心照料,以及诗人在游玩过程中与园丁之间发生的小插曲。通过描述园丁的巧妙栽培和诗人的小插曲,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南屏山色染春烟,路接高峰社鼓喧。 第一桥边春更好,御舟闲在翠芳园。 赏析: 此诗描绘了西湖春日的壮美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气息与西湖的自然之美。首句“南屏山色染春烟”,便给人以朦胧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路接高峰社鼓喧”一句,展现了西湖周边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与山色春烟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第三句“第一桥边春更好”,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西湖的第一座桥梁——断桥
【注释】 问:询问。偏解:独自擅长。占风光:指占据美好的风光。飞盖:指乘坐的车辆。金鞍:金色马络头,代指骏马。面郎:指年轻貌美男子。山北山南:指杭州一带的山水。游欲遍:想游览遍。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舣(yì):靠岸。集贤堂:在杭州西湖西北的一处建筑,唐代为学士官集中议事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西湖游赏的诗。诗人以“偏解占风光”起兴,赞美那些能独擅西湖之美的俊俏少年
诗句原文: 瑞烟祠宇隐垂杨,士女穿花语笑香。 三十九贤生翠碣,虚舟亭上借传觞。 译文: 在春天的西湖边,瑞烟萦绕的祠庙隐藏于垂杨柳下,士女们穿梭其中,笑声和花香交织在一起。这里曾经诞生过39位贤者,他们的名字刻在了翠绿色的石碑上,而我们在虚舟亭中欢聚一堂,共饮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马臻对春天西湖景色的赞美,通过描绘祠庙、垂杨柳、穿花的士女以及翠绿的石碑,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注释】 1. 题画杂诗:即《题杜少陵画鹰鹘图》诗。杜甫有《题杜少陵野望》诗,“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此句意谓画面上的鹰鹘飞翔在天空中,与杜甫诗句相合,故题作《题画杂诗》。 2. 采菱:采摘菱角。古代以菱角为食物,故称采菱。 3. 渡头:指江边小洲,是人们过水的地方。 4. 孤楼:单层的楼房。隔岸:隔着水岸。 5. 谁家:是谁家的。 6.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云气:云雾。 7.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春游的七言律诗。首联写景,“镂玉雕琼簇闹竿”形容春天景色美好;“珠花翠叶缕金篮”描绘出春天的繁盛景象。颔联点明时间,“东家年少贪游冶”,写出了春天的热闹气氛和游春人的心态。颈联用典,“明朝三月三”暗合《诗经·郑风·溱洧》中的“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意思是年轻人在春天里出游嬉戏,而“正遇明朝三月三”。尾联点题,“春日壮游即事,其六”交代了本诗的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月华如水天如空:月色皎洁,水天一色;天空清朗。苍烟:青色的烟雾。远树:远处的树木。涵秋容:包容着秋天的色彩。参错:交错。云山:指云雾和山峦。三四重:形容云雾和山峦多且重叠。 【赏析】 《题画杂诗六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二首。全诗写秋景,描绘出一幅秋日山水图,笔法简练而意境深远,有“诗中有画”之妙。 起句用“明月”、“清流”等意象勾勒出宁静的夜景
【注释】 霍山:在今安徽霍山县。庙食:古时帝王祭祀祖先,将所祭之肉分给群臣,称“庙食”。这里指霍山庙祭祀。流虹:即彩虹(雨过天晴时天空出现的彩色圆弧)。民物:百姓、庶民。讴歌:歌颂。乐岁丰:年成丰收。七宝:佛家语,指佛教的法宝。呈了马:献上了骏马。归路:回家的路。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霍山庙中祭祀完毕,骑马而归,一路风雨兼程,心情舒畅愉悦。 首句“霍山庙食庆流虹”,是说霍山庙中祭祀活动结束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 (1)首句“君向秦淮我在吴”,意思是你到京城,我留在家乡,两地相隔遥远。 (2)“柴门白发老西湖”意思是:我家的柴门旁长满了白发,我已是鬓发斑白的老人。 (3)“书来莫附洪乔便”的意思是:你的书信来了,千万不要说我已经老了不能写回信了。这句话中的“洪乔”“便”是关键词,“洪乔”指晋人殷仲堪,因《世说新语.伤逝》中记载:“殷洪乔作苏令时被收,舍弟孝伯先知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