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登黄龙洞后岩绝顶望太湖》。下面,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灵湫注目一时同” - “灵湫”指的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也被称为“灵山”。 - “注目”意味着全神贯注地观察。 - “一时同”表示在那一刻同时出现。 - 整句诗描绘了作者站在绝顶之上,目光所及之处都能看到太湖中的那个小岛。 2. “绝顶孤攀似发蒙” - “绝顶”指的是山峰的最高点
【注释】:虎节,指节度使的官印。“南山衲子”句是说南山的僧侣经常到山居来拜访作者。 【赏析】: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和唐县尹山居》中自言:“余性疏懒,好山水。”(《与王逸民书》)所以对山水特别有感情。诗中描绘了一幅闲适、恬静的生活图景。首联写诗人的居所。酒瓮和书囊,是文人雅士的象征;列于两楹(横额为楹),表明居所宽敞。虎节,指节度使的官印,这里比喻地方官
【注释】 1. 上国:指京城,京城在唐代称为“上国”。英游:英俊的游子。谢安(320-385),晋朝名士、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军事家。他晚年隐居东山,与谢道韫(329—407)夫妻相依为命,过着隐居生活。陶令: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当权贵之傀儡而辞官归隐,后成为田园诗派的鼻祖。去时舟:指辞去彭泽县令时的小船。 2. “千章”二句:指山中树木参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高人岁晚事多慵”是说诗人年迈体弱,不耐繁劳。“厚禄从渠说釜钟”是说自己虽然身居高位,却过着清苦的生活,连做饭的瓦釜都嫌沉重。“花忆河阳红灼灼,柳看栗里碧重重”两句写自己思念友人之情。诗人在怀念友人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家乡和朋友。“百年敝邑思遗爱,几处生祠写妙容”是说作者虽身处山中
注释: 青山如玦(què)水如环,醉倚溪蓬自往还。——青山如同玉佩的半圈,流水如同玉环的一圈,喝醉了靠着溪边的蓬草随意游荡。 松菊尚留三径外,蓬莱只隔片云间。——我依然可以欣赏到松树和菊花在三径之外生长着,而蓬莱仙山就只隔着一片云雾。 无弦琴在谁能听,遣兴诗成不复删。——没有弹弦的琴,谁还能听得见?我的一首诗作已经写成了,不用再去删减修改了。 彩服相携庭下戏,慰情时复一开颜。——穿着彩色的衣服
注释: 苍弁,即黄龙洞,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 拔地雄,形容山势雄伟,直插云霄。 重矼,重叠的台阶。 贮虚空,储存着广大的虚空。 笠泽,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指代水。天光合,天空中的阳光与水相融合。 润接蓬壶海气通,滋润着蓬莱仙岛的海水和气息。 灵响,神异的声音。 世外,世俗之外。 真人无位守规中,真正的仙人没有固定的住所,只在规则之中。 油然,形容香气四溢的样子。 一缕,一缕香。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金代诗人,名为元忠。以下是这首诗的分析: 一、逐句释义 1. 宾馆二贤后 - 描述的是两个贤者居住在宾馆之中。这里的“贤”可能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而“宾馆”则是指提供住宿的地方。 - “二贤后”意味着有两个贤者住在宾馆中,这可能暗示着某种社交或政治活动。 2. 宗家五柳门 - 描述的是宗室家族有五棵柳树作为门牌。这里的“五柳”可能是对家族的一种象征,表示家族的繁荣和昌盛。 -
【注释】 1. 过程河池墓:即《赠韦司户少府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 2. 义尽忠方著:指忠诚至死方显义。 3. 坟荒草木繁:墓地荒芜,草木茂盛。 4. 邑倾惟守死:全城倾覆,只有坚守不退。 5. 双节聚精魂:双忠节(忠于国家的节操和节命的精神)聚集在精神世界中。 6. 古事人犹仰:古人的事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 7. 残碑字半存:残缺不全的石碑上的文字还残留着一部分。 8.
注释: 和唐县尹山居:和诗,赞美唐县尹在山中的生活。 山上新亭荫白茅,亭前栖鹤可窥巢:山上新建的亭子被白茅树遮挡着阳光,亭前有栖息的鹤可以窥视到它们的窝巢。 泉流谷口禽争浴,叶拥篱边犬自跑:泉水从谷口流出,鸟儿们在这里争相洗澡沐浴;叶子茂盛地环绕在篱笆边,狗儿自由自在地奔跑。 日出山童歌竹外,雨收林鹊影花梢:太阳升出山时,孩子们在竹林以外唱歌;雨停后,树林中的喜鹊影子映衬在花枝上。
【诗句释义】: 1. 名途汗马孰云非,蜗角功成事已微。 注释:在名利的道路上奔波劳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成就?就像蜗牛的角已经磨光,但功业却已达成。 2. 谁向急流思返棹,竞夸好手羡微机。 注释:那些在急流中寻求方向的人,羡慕那些擅长计算的人。 3. 落林笋嫩充庖美,出水鱼鲜入馔肥。 注释:新鲜的笋子和鱼都是美味佳肴。 4. 饱饭藤床无愧怍,先生可是独能归。 注释:吃饱后躺在藤床上,没有羞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