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汸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炎所作,表达了对杨行密的不满和对其家族的同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荒郊石羊眠不起,枯冢累累各相似。 - 诗句释义:“在荒芜的郊外,有一座石羊雕像沉睡不动,周围散落着许多坟墓,它们虽然已经死去,但形态各异。” - 关键词注释:“荒郊”指的是荒凉的郊外,“石羊慵卧”描绘了石像像一只懒洋洋的羊一样躺在那里,“枯冢累累”形容了这些坟墓都是空无一人的状态
赠唐宗鲁 惊飙振原野,草树日已疏。 客子怀故林,哀鸿云外呼。 九土人相食,烟尘暗长途。 骨肉一分散,东瓯定勾吴。 侧身无津梁,飞梦轻重湖。 荆璞时未珍,所贵琏与瑚。 棠溪古云利,百炼不受诬。 忧患启明哲,艰贞奋良图。 熠熠草上萤,青青涧中蒲。 已感秋日短,复悲冬夜徂。 阳光烛幽昧,阴壑群生苏。 归舟泛春涛,一觞酹伍胥。 注释: 1 . 惊飙振原野:风声大作,震动大地。 2 . 草树日已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蔗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嘉植咀甘液,升盘初自筵。 - “嘉植”指的是甘蔗,“咀甘液”是指品尝甘蔗的甜美汁液。“升盘初自筵”表示在宴会上首次品尝到甘蔗。 - 近本味方永,将中节逾坚。 - “本味”指的是甘蔗的原味,“方永”表示长久。“将中节逾坚”是指品尝甘蔗时发现它的甜味越来越浓,质地越来越坚韧。 - 多艰思往昔,梦境有开先。 -
【译文】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悬清光。 大星稀少小星没,出门四顾山苍苍。 我生不读甘石书,但见一星明且黄。 今宵不见儿童怪,应随斗柄西山外。 石桥徙倚闻幽香,荷叶团团大如盖。 黄星明夜应复来,清露为酒荷为杯。 举杯漫与黄星寿,自古昆明有劫灰。 【注释】 1. 黄星行:诗名。 2. 八月十五夜未央: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称为“中秋”,又称“月夕”、“月节”。这一天人们赏月、吃月饼
平山堂次韵 虚堂眄平冈,积翠凌天半。 彷像识瑶台,熹微窥玉案。 颇疑巨灵力,刬削非一旦。 森森古树齐,奕奕朝霞烂。 地近巘易陟,池清莲不蔓。 莺啼午梦残,客至琴声断。 胜境契中襟,雅怀知弗畔。 翛然忘物我,讵肯存崖岸。 马迹遍幽燕,华颠乐村闬。 居夷非矫曲,悼猛得前算。 巇崄世所趋,真淳日雕散。 跬步视安危,片言几理乱。 苟能领斯会,未觉身为患。 嘉谋谅贻厥,岂曰夸殊观。 赏析
【注释】: 1. 咏锯匠解木:这是一首描写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 2. 黑路:指锯齿状的锯齿。 3. 傍晚:指黄昏时分。 4. 鬓:指两鬓,即头发两侧。 5. 你:代指诗人自己。 6. 何日了:何时能结束。 7. 亏他扯拽度时光:指辛苦劳累,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锯匠解木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敬意。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洛阳剑客歌为程景阳作 洛阳古称豪杰窟,奇材剑客尤超忽。 汉家三十六将军,剧孟归来如敌国。 争夸玉贝高拄颐,曼胡短后供儿嬉。 平生耻学一人敌,胸中耿耿谁能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叹一把剑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抱负。诗的开头两句“洛阳古称豪杰窟,奇材剑客尤超忽”,就点出了剑客们以洛阳为故乡,以奇才剑客自居的特点。接着,诗人通过对剑客们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武艺、智谋的追求
诗句: 少驻沙边载月舟,依依父老话平畴。 译文: 我停下船在沙滩上,父亲和村里的老者正在谈话,谈论着平坦的田野。 注释: (1)“沙边”指的是靠近沙地的地方。 (2)“载月舟”意味着停船在月光下。 (3)“依依”形容父子或长辈与晚辈或年轻人间的亲昵、依恋。 (4)“话平畴”表示在讨论或者交流关于平缓的田野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与父老乡亲互动的诗
诗句释义 1 “红光犹在斗牛间”:这句描述了天空中红色的光芒,象征着吉祥和喜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斗牛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这里用来形容天空的红光。 2. “未斸龙泉岂遽还”:斸(jué)是挖掘的意思,这里比喻为取得或获得某种东西。龙泉是指传说中的龙所喷出的水形成的湖泊。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尚未得到或失去的事物的感慨。 3. “金马玉堂随世换,清风明月几人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咏蟋蟀 - 咏: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蟋蟀的特点和行为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或寓意。 - 蟋蟀:在古代诗文中,蟋蟀常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或者表达某种情感。在这里,可能是指蟋蟀的叫声。 2. 赤翅晶荧何处归 - 赤翅:这里用“赤”字来形容蟋蟀翅膀的颜色,可能是指蟋蟀翅膀的颜色是红色或鲜亮的金色,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 晶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