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原
注释: 甲子春秋笔: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甲子”一词。 篱下黄花雨露枝:指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到的菊花,以及他种菊、赏菊的情景。 便向斜川频载酒:指陶渊明常在斜川(今江西九江)饮酒作诗。 风光不似义熙时:意指如今的时代已不同于义熙年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陶渊明的赞美和怀念。诗中描绘了陶渊明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他在篱下种下菊花,享受着阳光和雨水的滋润
【题洪谷子楚山秋晚图】 旧知洪谷古先俦,五尺横图见十洲。 千嶂排空青玉立,一江流水白云浮。 雕檐共话当年雨,丹叶谁怜满径秋。 最是无声诗思好,恍然身在赤城游。 注释: - 洪谷子:即洪谷先生,古代的文人雅士,此处泛指文人。 - 古先俦:古代的贤人或智者。 - 五尺横图:指一幅画或画作。 - 十洲:神话中有十个岛屿,这里指代美丽的山水画。 - 千嶂:形容山峰层叠,像屏风一样排列着。 - 青玉立
【注释】 卢鸿:唐代画家,字浩然,号居易,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秘书监、国子祭酒等职。他画的山水,多表现隐者高士的生活情调。 仙都:指仙山。 丹阙:红色的宫门。朱扉:红色的门扇。 壶公:传说中的神仙之一,常以三清之弟自居,故有“壶公”之称。 向:期望。 水淙淙:水声潺潺。淙淙,水声连续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鸿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仙山台榭图
【注释】: 1. 李昭道画卷:指唐代著名画家李昭道的画作。 2. 松篁寂寂掩深居:意思是松树竹林安静地掩映在深深的居所,形容隐居的生活。 3. 一段清幽乐有馀:意思是这里有着宁静和美丽的环境,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4. 麛鹿自来寻旧迹:意思是狐狸和鹿等动物自然地寻找着它们过去的足迹,比喻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5. 高贤还去赋归欤:意思是高士离去时,感叹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6. 千山夕照耕初罢
塞垣重镇雪云堆,画诺人称幕府材。流马道艰逢岁俭,涸鱼民病得春回。阳关犹记歌《三叠》,杜老俄成赋《八哀》。夜静燕台山月冷,只疑化鹤一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苏公的挽词,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与深刻的人文关怀。首句“塞垣重镇雪云堆”,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辽阔而苍茫的边塞景象之中。诗人用“雪云堆”形容长城之上的积雪,象征着边疆的严寒和战乱的频繁。接着,“画诺人称幕府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 “吴道玄五云楼阁图”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五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楼阁图景:观阁嵯峨起日边,春云叆叇倚层巅;天低青海一杯水,山落齐州九点烟。这四句诗中,“嵯峨”、“叆叇”、“杯”、“九点烟”都是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楼阁之高耸,云烟之飘渺。“百尺长松神阙外,千秋灵柏古坛前。”两句以长松、灵柏比喻楼阁
赵千里,字远度,号雪矶,浙江海宁人。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苍山高处白云浮”描绘了一座高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以深远、神秘的感觉。 第二句“楼阁参差带远洲”则描绘了一座座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下,与远处的小洲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千尺虬龙依绝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条巨大的龙形雕塑依偎在陡峭的峭壁上
【注释】 怡乐堂:即赵孟頫的怡乐堂。善夫:官名,指王善夫。副仗:指王善夫所任的武职。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上四句赞美王善夫之居所和其人;下四句是自谦之辞,表示自己不能以尘俗之事相扰。此诗写怡乐堂环境优美,主人雅量高致,而诗人自己却只能远望而已
【注释】 千峰凝翠宛神州:指群山苍翠如画,宛如神州。神州,古代中国对国土的称谓,这里泛指祖国。 中有仙翁寤寐游:有位仙人在这里昼夜游玩。寤寐,日夜。 林麓渐看红叶暮,风烟俄入野塘秋:林间和山脚渐渐看到红色的树叶已经落了,风吹着雾气飘散,烟雾渐渐地进入野外的池塘里,秋天来临了。 摇摇小艇寻溪转,寂寂双扉向晚投:摇摇晃晃的小舟在溪水中游走,寂静的门紧闭着,傍晚才关上,好像没有人一样。 我欲探幽未能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感情,然后逐句分析,最后总结答案。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同时对诗歌进行赏析。此题中,“郭忠恕十幅”是第一句诗,“洛阳画史称忠恕,尺素能穷造化工”是第二句诗。 【答案】 ①郭忠恕:即郭熙,宋代画家,擅山水画。 ②造化工:指画家画艺高超(或说用笔墨描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