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篁寂寂掩深居,一段清幽乐有馀。
麛鹿自来寻旧迹,高贤还去赋归欤。
千山夕照耕初罢,隔树炊烟诵自如。
有客临溪清话久,数声长笛过前畬。
【注释】:
- 李昭道画卷:指唐代著名画家李昭道的画作。
- 松篁寂寂掩深居:意思是松树竹林安静地掩映在深深的居所,形容隐居的生活。
- 一段清幽乐有馀:意思是这里有着宁静和美丽的环境,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 麛鹿自来寻旧迹:意思是狐狸和鹿等动物自然地寻找着它们过去的足迹,比喻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高贤还去赋归欤:意思是高士离去时,感叹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 千山夕照耕初罢:意思是当太阳落山后,农夫才刚刚结束了耕作。
- 隔树炊烟诵自如:意思是隔着树梢可以看到炊烟袅袅升起,诵读的声音也自在而流畅。
- 有客临溪清话久:意思是有一个客人来到溪边,与诗人谈论了很久的话题。
- 数声长笛过前畬:意思是听到远处传来的长笛声,诗人仿佛回到了从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作,通过描绘李昭道画卷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感慨。全诗通过对松树林、田野、溪流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的开篇“松篁寂寂掩深居”一句就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以“松篁寂寂”来形容隐居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接着,“一段清幽乐有馀”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美好和满足感。这里的“清幽”不仅指的是自然的美景,也包括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由。
诗中“麛鹿自来寻旧迹”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这里的“麛鹿”指的是生活在山林中的狐狸和鹿,而“寻旧迹”则表示它们在寻找着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家园。这一意象使得诗歌更具有一种怀旧的色彩,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的结尾部分则通过描绘一个客人在溪边与诗人对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愉悦。这里的“数声长笛过前畬”一句,既表现了溪边的宁静,又通过长笛声的响起,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悠远和宁静的感觉。而最后的“过前畬”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由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