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重镇雪云堆,画诺人称幕府材。
流马道艰逢岁俭,涸鱼民病得春回。
阳关犹记歌《三叠》,杜老俄成赋《八哀》。
夜静燕台山月冷,只疑化鹤一归来。

塞垣重镇雪云堆,画诺人称幕府材。流马道艰逢岁俭,涸鱼民病得春回。阳关犹记歌《三叠》,杜老俄成赋《八哀》。夜静燕台山月冷,只疑化鹤一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苏公的挽词,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与深刻的人文关怀。首句“塞垣重镇雪云堆”,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辽阔而苍茫的边塞景象之中。诗人用“雪云堆”形容长城之上的积雪,象征着边疆的严寒和战乱的频繁。接着,“画诺人称幕府材”,则通过描绘一位才华横溢的将军,展示了其军事才能和忠诚之心。这位将军被赞誉为“幕府材”,不仅因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更因其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诗中第二句“流马道艰逢岁俭”,揭示了边塞地区物资稀缺、生活艰苦的现实状态。流马道作为运输军饷和物资的重要通道,因岁俭而变得格外艰难,进一步凸显了边防将士的艰辛生活。然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第三句“涸鱼民病得春回”却带来了一丝生机。春天的到来使得久旱的土地得到滋润,枯死的鱼儿得以复苏,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第四句“阳关犹记歌三叠”,则让人回想起历史上著名的边塞歌曲《阳关三叠》。这首歌曲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第五句“杜老俄成赋八哀”,则透露出历史的悲哀与诗人的感慨。在这里,“杜老”可能指的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他在此时期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歌,其中就包括《八哀诗》等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这一转变,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深切期盼。

最后一句“夜静燕台山月冷”,以宁静的夜晚和寒冷的山月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歌谣,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祇疑化鹤一归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思念和对其灵魂归宿的无限遐想。诗人想象着那些曾经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们,如今是否已经成为了仙人,回到了天国,或者在某个地方继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和人民。这种对英雄魂归何处的深深思索,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邓文原的《郎中苏公哀挽》不仅仅是一篇悼念边塞将领的文章,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无常、英雄末路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和强烈的时代感,成为了元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