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鉴
注释:听泉亭,我坐在泉边聆听泉水的声音,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动,发出如细雨般淅沥的响声。这声音如同弹奏着瑶琴,让我感到毛骨悚然,仿佛回到了太古时代。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自然风景画卷。首句“寒泉漱石齿”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在岩石上流淌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泉水的清澈和清凉。次句“淅沥鸣瑶琴”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泉水的响声比作琴弦被拨动时发出的声响,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清脆悦耳的琴音
注释: 妙高台:指佛教的修行之地。 一峰何突兀,不与群峰齐:山峰多么高峻挺拔,不是和周围的山峰一样平直。 纵目乾坤窄,回头日月低:放眼望去天地似乎变得非常狭窄,抬头看向太阳和月亮都显得很低矮。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佛教圣地——妙高台。诗人通过对山峰的高度、空间的宽广以及太阳月亮的高度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崇敬之情。首句“一峰何突兀”,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的惊叹,突出了山峰的高峻和不可一世
【注释】 藤龛:指隐居之地,即藤龛寺。萝居空未久,谁能继其踪:意思是说藤龛寺虽已空了许久,但谁能继承它的遗风呢?萝:一种蔓生植物名,这里指藤。 寥寥岩畔月,千古属和公:意指在寂静的山岭边只有一轮孤月,这月亮自古以来就属于你(指和凝),和:和谐。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隐居期间所作。诗中以“藤龛”为题,表达了隐居者对前人遗风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尊者何曾得蕴空,罽宾徒自斩春风。 桃花雨后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红。
崖窦乳堪啜,凝眸翠作屏。 老禅初定起,山鸟自呼名。
特立群峰表,危然势不倾。 禅心清似洗,坐看月华明。
萧然上方境,人稀知地僻。 徒闻古仙人,石上有遗迹。
地僻人居少,林深路转迷。 桃花流水细,不异武陵溪。
昂空势不已,踞地何雄哉。 白云遮不得,依旧山头来。
荒芜行尽处,幽亭聊暂止。 带雨策孤筇,登高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