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士圭
偈十六首 其十二 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 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着袜。 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 注释: 1. 老龙千丈湫:老龙指的是龙王,千丈指的是龙王的身体非常之大。湫是古代对深潭的称呼。 2. 晴空散飞雪:晴朗的天空中飘落着雪花。 3. 尊者诺讵罗:尊者指代僧人,诺讵罗可能是某个僧人的名字。 4. 坐视眼眨眨:眼睛在看着某样东西时会眨动。 5. 老禅来住山
【注释】偈:佛教语,即诗。禅:梵语的音译,佛教用语。杰阁重楼:高大的楼阁。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老僧送走一个游人后,独自看雁的景色。第一句“不鼓山中禅”,意思是说,在山中打禅钟的和尚已经打起了禅钟,而这位老僧却并不打禅钟。这里以“不鼓”两字突出了禅寺的寂静。第二句“送老来看雁”,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说,这位老僧正在送走一位老人去看雁。第三、四句“杰阁重楼都不见,溪边茅屋两三间”
【注释】 错错 —— 形容鼻子的形状像锯齿,所以叫“错错”。 东林 —— 指佛寺。 手把断贯索 —— 比喻自己要断绝一切欲念。 诸方鼻孔 —— 比喻世间一切众生的鼻孔。 鼻孔都穿却 —— 比喻世间一切众生都被佛法所教化。 人问如何不自穿 —— 意思是说:人们不知道如何去修行,反而去追求外在的东西,结果反而迷失了本性。 自己鼻头难摸索 —— 意思是说:自己的本性就像自己的鼻子,很难去寻找和认识。
注释 天晴:天气晴朗。开水路:比喻形势大开,道路通畅。设曹司:设置官吏。 病多:指身体有病。谙(ān):了解,熟悉。药性:药物的性能。小慈:佛教用语,指小乘佛法,即菩萨修行的初级阶段。大慈:佛教用语,指大乘佛法,即菩萨修行的高级阶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以“水”为喻体,表达了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天晴后水流畅通的情景,寓意人生道路上遇到阻碍时,应勇往直前,冲破困境。同时
诗句解析 - 面前一道如弦直,当门不用栽荆棘: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景象,即门前有一道直线,就像琴弦一样直。在这里,“面前一道”指的是门前的道路,“如弦直”形容其笔直且直如琴弦。而“当门不用栽荆棘”则表示门前不需要种上荆棘来阻挡。 - 陕府铁牛,昨夜失却尾巴:这里提到的“陕府铁牛”是古代的雕塑品或象征物,可能是用铁制成的。而“昨夜失却尾巴”暗示了某种突然的变化
【诗句解释】 1. 道人眈眈痴虎头:道人(观行上座)凝视着虎头,形容他的专注和深邃。 2. 瞭然电转开双眸:形容观行的画作生动传神,像闪电一样快速地转换视角,展现出画中人物的神态。 3. 枯木已死寒岩秋: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枯木、寒岩、秋日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4. 定中霹雳摧四牛:形容观行的画作在静谧中突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仿佛是雷声中的四只牛被震落。 5.
【注释】 偈十六首 其四: 东林百不会,瞎驴随大队。鞭打不进前,步步只倒退。一日复一日,灵台转昏昧。死去入地狱,永劫终不悔。开口见心肝,实语当忏悔。 【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题材的诗句,表达了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甚至误入歧途,最终后悔莫及的心情。 我们来看“东林百不会,瞎驴随大队”。这里的“东林”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宗,“瞎驴”则是指那些盲目跟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1. 安上座所作墨梅 - “墨梅”指的是用墨水画的梅花,通常用于佛教中象征清净心和觉悟。 2. 道人色心净 - 道人(道士)的心境纯净无杂念。 3. 了见造物根 - 了然看见万物的根本或起源。 4. 笔端开此花 - 以笔作为媒介,在纸上绘制出梅花。 5. 胸中有丘园 - 比喻内心有如丘园般的宁静美好之地。 6. 清香凝暗夜 - 梅花的香气在夜色中凝聚,增添了一份幽静的美。 7.
``` 金镞惯调经百战,钱鞭多力恨无雠。 注释:金制的箭头已经习惯在战场上使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虽然威力巨大,但有时也会因为过度使用而感到疼痛。鞭子的力量很大,但有时也会因为太过用力而感到无奈,因为没有找到真正值得争斗的目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金镞和钱鞭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金镞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钱鞭则象征着力量和坚韧
【注释】 1. 偈十六首:即《偈颂》十六首,是佛教禅宗语,是佛教徒念诵经文时所作的韵文。偈,梵语“伽”,译为“颂”。 2. 衲帔蒙头:僧人穿着的布衲衣。衲,僧尼穿的衣服。 3. 下板头边:下到板子上。下板,指打坐或参禅的姿势。 4. 打瞌睡:形容昏沉欲睡的样子。 5. 蒲团叠足:把蒲团铺在地上,双脚放在上面。 6. 长连床上:长年累月地睡在床上。 7. 露柱眼开:露出眼睛,比喻有觉悟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