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况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锦模糊:指用锦做成的酒席。 东邻:指邻居。 醅(pēi):新酿的酒。 篱畔:篱笆旁边。 茱萸(zhūyú):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避邪,所以重阳节时人们佩带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作客他乡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性格。 首句“家家高会锦模糊”,写节日里,各家都忙着张罗酒席,热闹非凡
古乐府其一: 妖娆破瓜女,争上秋千架。 香飘石榴裙,影落蔷薇下。 注释: - 破瓜:古代女子十六岁时举行的一种成年礼,象征着女子开始成熟。 - 秋千架:指游乐场中用于荡秋千的支架。 - 石榴裙:指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子,常因石榴花而得此名。 - 蔷薇下:指蔷薇树下,常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象或场景。 译文: 美丽的少女们争相登上高高的秋千架,她们的衣服香气扑鼻,就像盛开的石榴花一样
古乐府 其二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场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逐句释义: 1. 墙外见鸳鸯:描述了诗人在墙外看到一对鸳鸯,它们在春天的水塘里游弋,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2. 双双春水塘:进一步描绘了鸳鸯的优雅姿态,强调了它们在春天水中嬉戏的美丽景象。 3. 归来情脉脉
东山相别又相逢,转觉衰颓一老翁。 子约重来我方去,满庭黄叶正秋风。
寒食都来数日闲,颜卿家帖到今传。 此公刚鲠无情煞,到得春时也自怜。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 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自古谁无九日诗,诗成须道菊花枝。 直饶无菊何妨醉,野蓼村葵总是题。
家家高会锦模糊,谁信贫家菊也无。 多谢东邻送醅至,旋于篱畔觅茱萸。
逃名以酒转名高,醉里张髯骂二豪。 日月已为吾户牖,何妨东海作醇醪。
龚况是宋代的诗人。 字浚之,号起隐子,是宋朝苏州昆山人。他是徽宗崇宁五年的进士,之后逐步在官场上获得晋升,累迁至祠部员外郎。在学术与文学方面,他与苏过齐名,人称“龚苏”,并著有《起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