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祐士人
【注释】 南省观图:指在南宋国子监南省观看进士考试的图画,南省是科举取士的场所。丧一名:指在考场上,考生们面对试卷痛哭流涕,好像失去了亲人一般。补闱:科举制度中因故中断而重新补考。又试万人英: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多,竞争激烈。两重门阈如天险:形容应试者众多,如同两座山岭之间的狭窄通道。十有七人倒地横:意谓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只有少数能够成功。谁设秦坑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yíng)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上元节,即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道教传说中“玉兔捣药”之时,故又称“元宵”。本题所选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上元夜游湖》,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场面和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情绪,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美好愿望。 1.“隐隐雷声天鼓吹,荧荧灯火夜星辰”,这两句写上元夜的盛况。“隐隐雷声天鼓吹
内司毁林建寺,合抱长材卧壑深,于今惟恨不空林。 注释:内司指的是皇家的内务机构,毁林建寺意味着在禁地中建造寺庙。合抱长材,指粗壮的树木,形容木材巨大。卧壑深,指树木深深地扎根于山沟之中。于今惟恨不空林,表示现在只希望这些树木能够消失,让森林更加空旷,以便于建设寺庙。 谁知广厦千斤斧,斲尽人间孝子心。 注释:谁知道那些砍伐树木的大斧头,竟会将人间的孝子之心也斩断了。比喻为了修建寺庙而破坏自然
合抱长材卧壑深,于今惟恨不空林。 谁知广厦千斤斧,斲尽人间孝子心。
隐隐雷声天鼓吹,荧荧灯火夜星辰。 风流太守明如镜,何用姮娥作主人。
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坑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
宋代诗人淳祐士人,即宋诗最受欢迎作者之一。 淳祐士人在宋朝诗坛上以其精湛的诗艺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面貌,如《讽临安试》等作品就深刻表达了他对时政的不满与忧国忧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