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坑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
【注释】
南省观图:指在南宋国子监南省观看进士考试的图画,南省是科举取士的场所。丧一名:指在考场上,考生们面对试卷痛哭流涕,好像失去了亲人一般。补闱:科举制度中因故中断而重新补考。又试万人英: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多,竞争激烈。两重门阈如天险:形容应试者众多,如同两座山岭之间的狭窄通道。十有七人倒地横:意谓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只有少数能够成功。谁设秦坑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yíng):意谓那些被派往南方做贡生的学子们,本以为可以像古人一样登上科举的巅峰,却不料却遭遇到了“秦坑”,即宋初科举考试作弊事件。云山万里家何在:意思是说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如今何处可见呢?月白风清鬼哭声:意谓夜深人静之时,听到鬼哭的声音。
【赏析】
诗题“讽临安试”中的“讽”字,说明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的不满及讽刺之意。全诗以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
首句“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南省观图,指在南宋国子监南省观看进士考试的图画,南省是科举取士的场所。丧一名,指在考场上,考生们面对试卷痛哭流涕,好像失去了亲人一般。补闱,科举制度中因故中断而重新补考。又试万人英,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多,竞争激烈。
次句“两重门阈如天险”,形容应试者众多,如同两座山岭之间的狭窄通道。十有七人倒地横,意谓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只有少数能够成功。
第三句“谁设秦坑来贡院”,意谓那些被派往南方做贡生的学子们,本以为可以像古人一样登上科举的巅峰,却不料却遭遇到了“秦坑”,即宋初科举考试作弊事件。枉教唐士梦登瀛(yíng),意思是说这些学子们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唐朝的士大夫,然而结果却是一梦醒来才发现自己成为了科举考试中的牺牲品。
第四句“云山万里家何在”意谓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如今何处可见呢?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五句“月白风清鬼哭声”,意为夜深人静之时,听到鬼哭的声音。这里用“鬼哭声”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环境,暗喻了当时科举制度的残酷和不公。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社会现实的黑暗。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