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
夤缘扳附有百足,若使飞天能食龙。
《二吴谣》是一首流传于宋代的民谣,以其深刻而生动的描绘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大蜈蚣,小蜈蚣”:这里的“蜈蚣”指代的是一些具有毒性的大型昆虫。这些昆虫在民间被看作是害虫,因此被称为“业毒虫”,暗示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威胁。
“尽是人间业毒虫”:通过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害虫的厌恶和不满,以及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困扰和痛苦。
“夤缘扳附有百足”:这句话描绘了蜈蚣的一种特性,即它们善于攀附,且行动敏捷。其中“百足”指的是蜈蚣的腿很多,行走时如同百足之虫一般,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狡猾和难以对付的特性。
“若使飞天能食龙”:这是对诗意的升华,意在表达如果这些昆虫能够飞上天,那么它们甚至有能力去吃像龙这样的巨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某些生物强大力量的一种敬畏和想象。
《二吴谣》不仅是一首描述害虫的诗歌,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想象力的作品。通过对蜈蚣这一生物特性的生动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担忧以及对自然界中弱小生物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