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注释】蹑:脚踩。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韵)其三:这首诗的标题是“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所以这是一首和韵诗。方西樵是唐代诗人,以诗名世,与王维、孟浩然等齐名,有“诗佛”之称。这首和韵诗就是模仿方西樵的风格写的。 【赏析】 首句“蹑向天根始识人”,意思是说:我踏上天根才第一次见到你。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根之高远神秘,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天根的向往之情。 次句“先天何处觅安身”,意思是说
【注释】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四:此诗是作者与友人方西樵的酬唱之作,以“谪仙”自喻。首句点明时间是在属猪年,即元丰三年(公元1084年)。二句用《神仙传》中的神话传说:“张道陵曾于三茅山学道,一日乘青牛车,忽见云中一老翁,乃太上老君也,授以九节杖、明月珠。”故称道士为谪仙。三、四句写梦中所见之景: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遥望那烟萝深处,有诸天降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方西樵的酬唱之作
解析: 第1句:“铁桥”- 关键词: 铁桥 - 注释: “铁桥”可能指的是一座由铁建成的桥梁,也可能是指一种比喻,如形容一个人的意志坚定、意志坚强。在这里,更可能是后者。 - 赏析: 此句通过“铁桥”形象地表达了人物坚定不移的决心或意志。 第2句:“狂客狂来不费招” - 关键词: 狂客, 招 - 注释: “狂客”通常指的是性格豪放、不受拘束的人。这里的“狂来”意味着这样的人来了
诗句原文: 洞里寻真得暂过,淡烟荒草蔓寒坡。 乖龙不起应成癖,满目晴云柰尔何。 注释解释: - “洞里寻真得暂过”:在黄龙洞内寻找真正的宝藏(可能是指珍贵的物品或知识)时,暂时停留。 - “淡烟荒草蔓寒坡”:描述黄龙洞内部的景象,烟雾缥缈、荒草丛生,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乖龙不起应成癖”:形容如果黄龙不出现,人们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某种爱好或习惯。 - “满目晴云柰尔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寻幽几度遥成访” 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多次寻找幽深的景色(寻幽)了,但还没有找到。这里的“寻幽”指的是寻找自然美景或者心灵的宁静。 注释:“几度”,表示次数,多次;“遥成访”,意为远道而来寻求。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寻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第2句:“采药东来尚未还” 这句意思是说
【注释】 互萝:指相互缠绕的藤萝。缄驰:封好的书信。惠我:赠给我。崔公剑阁词:唐代李白《上阳台帖》中“一去紫云台,空愁白日斜”两句,后来被刻在成都武侯祠中的石碑上,被称为“崔公剑阁词”。倚楼长注目:靠在楼上久久地凝神注视。青子:绿熟的果实,泛指水果。晞:晒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德裕于大和五年(831年)春末秋初,由蜀入朝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他在蜀中游赏时所见到的美好风光。首联写自己回到蜀中
【注释】 访甘泉书院: 访问甘泉书院。甘泉,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书院,古代学校的名称,这里借指读书处。 祝融: 山名。在今湖南省境。相传为祝融氏的都城,故称。 一脉昆崙贯始终: 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地”分界的地方,昆仑山脉横亘于中国西部。 至人: 古时对修养高深、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种尊称。 栖隐地: 隐居的地方。 石台烟磴: 石台上的云雾缭绕的石阶。 识仙踪: 辨认出神仙的足迹。
【注释】 越山诗社:作者与友人在越山(今浙江上虞市)的诗社。未曾榛:草木丛生,没有长出树木来。野老萧萧:野人萧萧,指山野之人。扫翳云:扫去云雾,使山野更加清晰明亮。嬴得:获得;嬴是动词,意为赢得。春来风景好:春天景色美好。候词人:等待诗人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野风光的诗。首句写越山诗社的荒凉,次句写野老扫除山林的秽恶。第三句写野老清除了障碍之后,山野景色变得十分美妙
【注释】 青霞谷:在今浙江省嵊县境内。 青霞先生:指李白。 漉中:地名,即今浙江绍兴市。 大醉:醉得很厉害。 栖岩扃:住在山崖上。 道人:道士。 抚掌笑:拍手大笑。 四明:郡名,治所在现在的宁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唐玄宗天宝三年(748)秋天,李白到剡溪游览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游历剡溪时所见到的一个情景。“青霞先生不识名”,是说他不知道眼前这位饮酒吟诗的客人是谁。“漉中大醉栖岩扃”
【注释】 ①小华山:即仙华山,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北。②霏霏:细密的雾气。③点缀罗浮:指罗浮山,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北。 【赏析】 《访甘泉小华山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仙华山的小华山。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日出前到日出后。诗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首句“小华峰顶一振衣”,意思是说在小华山峰顶上,我抖开衣服,准备去攀登。这里的“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