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注释】 越山诗社:作者与友人在越山(今浙江上虞市)的诗社。未曾榛:草木丛生,没有长出树木来。野老萧萧:野人萧萧,指山野之人。扫翳云:扫去云雾,使山野更加清晰明亮。嬴得:获得;嬴是动词,意为赢得。春来风景好:春天景色美好。候词人:等待诗人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野风光的诗。首句写越山诗社的荒凉,次句写野老扫除山林的秽恶。第三句写野老清除了障碍之后,山野景色变得十分美妙
【注释】 ①小华山:即仙华山,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北。②霏霏:细密的雾气。③点缀罗浮:指罗浮山,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北。 【赏析】 《访甘泉小华山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仙华山的小华山。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日出前到日出后。诗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首句“小华峰顶一振衣”,意思是说在小华山峰顶上,我抖开衣服,准备去攀登。这里的“一”字
《喜李三洲自蜀回其二》:煦闰春风满面生,无人知是内丹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李三洲返回的情景。首句“煦闰春风满面生”以春风为引子,营造出一个温暖而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煦闰”二字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无人知是内丹成”,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出他对自己修炼成果的自豪与自信。最后二句“好将少海菖蒲诀,为向罗浮刻石经”则表达了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的愿望
【注释】 牛、李:指牛僧孺(牛)和李德裕(李)。 维州:指维州之战。 西洋:指南诏。 干羽:古代用来象征王化,如《易》中说“圣人干元而天行,履泰而地顺”。 相如:指司马相如。 【赏析】 牛李维州议更纷, 牛僧孺和李德裕在维州之战后,对如何处置南诏的问题上发生分歧。 西洋羌僰亦吾人, 西方的南诏也是我国的人。 遥知干羽敷王化, 遥想当年汉武帝用恩威并用的办法来治理西南边疆。 应有相如谕蜀文,
【注释】 ①感应验:指感应现象。和:和谐。动处过时:动即有动静,过时即不适宜。静亦过:静时也不合适。资:资助、供给。讲说:讲解经教。禅定:禅宗的一种修持工夫,以静坐调息为内容。头陀:梵语的音译,是佛教语,指一种修行方法,如头陀行等。这里指出家僧众的生活。 【赏析】 此诗写佛徒于山中秋夜所感,表达了对佛徒生活清苦的同情。 首句“常于感应验中和”,意谓佛徒常常处于感应现象之中而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注】此诗为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 独携琴鹤下城都,文藻飘飘众所孚。 万里桥边逢杜甫,百花潭胜锦江无。 注释:我独自带着琴和鹤沿着小路走下城都,我的文采飘然而至,受到众人的赞赏。 在万里桥上偶遇杜甫,他的住所比锦江的景色还要美! 赏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齐名,有“李杜”之誉。他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忧心国事,忧民疾苦。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喜李三洲自蜀回 其五蕃羌险阨仗雄才,图画凭君展次开。 懒向筹边楼上望,赞皇心事已全灰。 译文:蕃族和羌人险恶的地理环境需要依靠您的雄才,请您在图画中展示出来。 我懒得在筹边楼上远望,赞皇的心思已经被彻底消磨。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蕃、羌险恶的地理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赞皇心思被消磨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雄才与自信
注释:在郊外还能认出棋盆市,倒塌的墙壁又留有八阵矶。知道这是武侯千载的契约,满船空贮晋公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李三洲自蜀回后,为表达他对李三洲的欢迎之情而作。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三句点题,第四句写知遇之感,结句以晋公碑作典,抒发了对李三洲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表达了诗人与李三洲之间的深厚友谊。 喜李三洲自蜀回 其六 墟郊尚识棋盆市,颓壁重留八阵矶。 知是武侯千载契
【注释】 名利:功名利禄,世俗所追求的。开颜:欢笑。元来:原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秋夜独坐,面对满天明月感叹人生的虚幻和短暂,抒发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远,是一首哲理诗。 “名利滔滔逝不还”,意思是说名利像江河流水一样滚滚而来,源源不断,却无法把握,一去不复返。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名利就像流水一样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十一 声音之学久相违,养德陶心自不支。 不见齐门驱御速,却于韶乐识婴儿。 注释: 声音之学:指音乐、歌唱等声音艺术的学问。 养德陶心:涵养道德,陶冶心灵。 齐门:指古代齐国的都城临淄。 驱御:驾驭,控制。 韶乐:即《韶乐》,古代的一种宫廷音乐。 译文: 音乐和声音的学问已经很长时间不相往来了,我内心修养德行,陶冶心灵,自己都觉得力不从心。 在没有听到齐国音乐的时侯